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高考本身的各项规则和内容已经“更新换代”了很多次,完美贴合了社会需求的各项变化。

而教育部门在近几年里,对于高考又一次进行了不小的改动。在2021年将已经在各试点地区试行多年的“新高考模式”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实施,举行了第一次新高考模式下的8省联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

这一模式和以往的文理分科教学模式不同,新高考模式突破了科目大类的限制,让学生的参考科目选择更为自由。

目前现行的新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3+3”,另一种是“3+1+2”。简单来说,就是在保持语数英主科“3”不变的情况下,对参考的副科“3”和“1+2”实施更为自由的选择

其中前者要求较少,直接是三门主科加三门任选副科,一共20种选择。而后者“3+1+2”模式,则是对任选的部分有更多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共3门的副科选择中,“1”部分的选择范围被圈定在了物理和历史之间,只有剩下两个副科是自由选择,一共有12种学科组合。

可以说这种新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但与此同时它也造成了科目发展的不平衡性。毕竟在自由的选择之下,科目之间也会有冷门和热门的区别。

新高考选科模式下,2类学科“遇冷”

因为是选科的模式,所以学生们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规避一些他们觉得“困难”的科目,导致2类学科不受学生待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历史学科

虽然在“3+1+2”模式中,历史是副科的必选之一,但是由于学科的选择会影响院校的报名范围,而历史本身偏向文史类大学的情况,使得它的可报考院校并不多

和最终报考院校可以高达90%以上的物理类相比,实在是差得有些远。所以除了想报文科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很少会有学生愿意选择。

而且历史本身也不好学,虽然看起来是死记硬背就可以解决的学科。但其实历史是一门逻辑思维要求高的学科,需要学生们明白朝代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在近些年来,高考的题目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运用,而是综合性的考核,更需要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关系认识有高敏感性。

  • 地理学科

和历史一样,它被“嫌弃”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对选科没有太大的帮助。虽然都是非限定的可选科目,但是选择化学在多数院校都有报名优势,生物和政治更是医学类专业和军警类专业的主要要求。

相较之下,地理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可选之处,除非是相关专业硬性要求,不然也不是很受学生喜欢。毕竟地理原本虽然是文科,但其实也有一定的计算和逻辑推理题,想拿高分还是有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两门科目的老师也遇到了一定的职业发展问题,面临地位减低,无课可上的情况。

学科不受欢迎,任课老师也遇到“职业危机”

本身各个学科的出场率都是一定的,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些院校甚至不开这些分类的课程了,地理和历史的各个分类都刚好在其中,也就导致了老师们课程变少,职业岗位需求也难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在学校看来,本身有些学科组合考试不占优学生选择又少,如果要开班就要走班制,但是这样又不方便管理,所以就干脆直接取消某些分类。

而且还有的院校是单纯的办学实力不够,以及追求高升学率,所以会只开几个学科组合选择,这也影响了老师的排班,影响了绩效的实现。

并且,在这种限制下,考试的自由选科的意义大打折扣,似乎又变成了一种文理科的固定模式了。

不过好在,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门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在22年1月出台了针对于普通高校的新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课程教育方面,要求各个中学在办学时要做到开足规定课程,有效实施选修课程对于走班进行详细合理的规则和系统制定

可以说,如果各高中都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了,老师们的工作岗位会变多,而人才的培养也会实现真正的综合性发展。

总结:新高考模式虽然已经不是新规定了,不过它本身也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如今在2021年又宣布了更多省市加入新模式中,相信在不断的尝试过程里,一定会发展的更为完美。

【今日话题】:你觉得新模式的实施,对综合素质建设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