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扶贫、乡村振兴,村党委书记林方钟的身影无处不在。2021年12月7日晚上,长期奋战在最基层、积劳成疾的林方钟,在值夜班时因公殉职,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5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夜班时猝死在办公桌前的林方钟

第二天早晨上班,同事撬开他办公室大门时发现,坐在办公桌前猝死的林方钟,面前还摆放着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读本。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黄石村村民表示,这二十多年来,他们的村书记林方钟已为村里奉献了太多,从修路架桥到村庄通上公交、从移风易俗到美丽长乐、从乡村振兴到“两张名片”......

他的离去,是村集体的损失,是村民心中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照样通上城际公交车

林方钟,1963年7月出生,1995年7月入党,从1994年10月开始了他的村干部履职生涯,先后担任村委会委员、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党总支副书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同时,林方钟还是长乐区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忧始终是他的初衷。

据2014年11月21日当地的官网“长乐新闻网”报道:过去,黄石村没有开设到市里的公交车,村民们出行十分不便。林方钟就和几位代表提出《开通长乐至黄石公交线路》的议案,希望为村里的群众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这个议案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予以解决。

“我们村是老区基点村,过去到峡南那边都是坐三轮车,三轮摩托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那时我特别提出议案以后,在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10月6号,12路公交车顺利通车了。”林方钟乐呵呵地说道。

公交路线通了,但是公交站对面的一条马路又让林方钟发了愁。这条马路车流量大,行人横穿时十分危险,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林方钟通过多方走访后,提出《关于在峡漳路黄石村口建人行天桥》的议案。“过那个马路,安全隐患很多,出的车祸也比较多,我的提案就是说希望政府建一个人行天桥,人从上面走,就会安全得多。”林方钟跟记者介绍道。

如今,公交路线通了,人行天桥也开始投入使用,村民们的交通出行也安全多了。“公交通了以后,很方便啦!”“有了天桥,过马路的时候也安心了很多呢!”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

林方钟既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村里的党委书记,新村旁的一条十八来米宽的道路,路面崎岖不平,群众意见很大,林方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林方钟千方百计求助上级拨款支持,积极组织企业家、海外华侨、知名人士集资100多万元,勤俭节约,建成了长430米,宽18米的水泥路,取名为文明路,并在路两侧和中间花圃进行绿化,安装了路灯。“最近,路面做一下,景观做一下,环境也好了很多,我们都很高兴啊!”见到记者来访,村民们争前恐后地说起村里的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方钟带领村两委治理下的黄石村

旧风习俗转向公益事业

“村民林苏将其儿子婚事节省下来的11万元资金,捐赠给村里的公益事业,此举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营前街道黄石村党委书记林方钟告诉记者,同时,也号召村民们从俭办红白事,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助推社会新风逐步形成,让长乐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这同样是来自长乐新闻网2018年2月23日的报道。据称,林方钟口中的林苏为广东皇太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家境宽裕,计划在正月初十(2月25日)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与其儿子的婚礼。“选择正月办酒席,一来人数比较齐,二来也热闹、喜庆。”林苏说,未曾想到,村干部在春节前后就已四次上门做移风易俗思想工作,最终将原先的70多桌减至35桌,并把节省下来的11万元捐给公益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做移风易俗工作的林方钟(右二)

抗击疫情不忘乡村振兴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上级紧急部署,林方钟同志连夜召开村两委紧急会议,取消春节假期,实行村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在抗击疫情期间,林方钟带领村两委,本着人民至上的宗旨,全面开展防控工作。利用村广播、LED广告牌、宣传栏、标语等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按上级防控精神封闭密集活动场所,取消各类大型群众性文娱活动。摸排外来务工人员,做好体温监测、隔离防控工作。

在林方钟的带领下,黄石村至今未发现一起输入或输出病例,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喜迎全国全面脱贫,跨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黄石村被福州市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林方钟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带领村两委干部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

他废寝忘食,起早摸黑,带病坚持,在每项工作中都亲临现场指挥,对不到位的地方都要求整改监督。

在林方钟的带领下,黄石村先后完成了秀宅收费站、中石化加油站、滨海快线、福平铁路、大樟溪引水工程等项目的征迁,完成了文明路的建设,村道两侧的绿化、亮化得到了提升;完成村居两侧裸房改造和美丽庭院建设;完成了凤桥路的路面铺设;完成了路侧100多米范围内的茉莉花和陶艺景墙建设;加强了河道清淤和垃圾分类管理,完成了美丽乡村、滨海快线、乡村振兴建设;完成了过浦溪示范河道建设,城镇化建设(茉莉花健身公园,护坡及木栈道)工程,路灯整改,厕所革命等项目。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如今的黄石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生态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茉莉花”、“古龙窑”两张名片

据人民网2021年6月27日报道:近年来,福建长乐营前街道黄石村着力打造“茉莉花”和“古龙窑”两张特色名片,坚持以茉莉花和陶艺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农业+旅游”的组合联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黄石村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多方位乡村产业振兴。

走进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洁白的茉莉花簇拥枝头,展现了幸福乡村的美丽画卷,长乐新闽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永光和花农顶着烈日,穿梭在花地里,忙着采摘茉莉鲜花。

林永光介绍,现在基地每天产量都在一两千斤左右,大花期的时候可以达到三四千斤,采花期是5月到10月结束。茉莉花基地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解决了10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让村民积极参与黄石村产业发展,衔接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这一切也归功于镇村干部对产业的扶持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摘茉莉鲜花的花农(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下一步,黄石村准备将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进行提升、改造,并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将“茉莉花”和“古龙窑”两张黄石特色名片用足用活,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古龙窑已经设计好了,准备招投标。我们村两委规划把它打造为旅游景点和研学基地。”黄石村党支部书记林方钟说,今后,黄石村将着力打造古龙窑和茉莉花这两个品牌,并将其作为旅游景点和研学基地来进行开发。

林方钟的兢兢业业,给黄石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林方钟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林方钟于2021年7月被营前街道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但可惜的是,荣誉没有挽留住林方钟的生命,他还是永远地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方钟的离世,不仅是村集体的损失,更是他全家的灾难。

林方钟的儿媳林爱芳,因肝癌于2018年12月13日去世,时年34岁;在工地干活的儿子林龙鹏,也因意外事故于2020年4月22日死亡,时年36岁。

儿子和儿媳离世后,14岁的孙子和9岁的孙女之抚养义务,就这样落到了林方钟的身上。

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孙子女,林方钟作为村两委主心骨的同时,还是家中的顶梁柱。

但不幸的是,58岁的林方钟,也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了。自此,抚养年迈母亲和两个孙子女的重担,落到了已年近六旬、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的身上,这让她欲哭无泪。

作为拥有26年党龄的老党员林方钟,最终尤如一娄青烟,驾鹤西去,他的所有付出,已成为历史。近日,长乐区相关部门已将林方钟的先进事迹申报到福州市,目前仍在上级部门的进一步审核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