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青青清晨,到墨墨向晚,荷,从婀娜多姿娇滴万分的红粉佳人,相依相随缠绵蕴藉的绿叶知己,到风雨飘零玉碎香残的败叶枯枝,依然是一道令人销魂荡魄的风景。

寒冷的风中,花叶凋零得七零八落,以枯萎的姿势倒在池塘里。盛开时曾经多么肆意,不管不顾一任群芳妒,折戟沉沙、抽筋扒骨之时,才会有这种味道和气象。一茎枯萎的莲蓬,微微萧瑟于风中,依然骄傲,依然桀骜。看似寥落了,其实却有了铮铮的骨。残荷在水面荡漾倒影,隐忍却更为让人心动,因为那是光阴所赠予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荷之美,在李商隐的描绘中,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一个看到荷叶的荣枯都会有感触的诗人,对于季候,对于光阴,对于时间的永续无尽觉得无奈。“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所以懂得珍惜,珍惜自己生命存在的周遭,从夕阳到荷叶,从蜡烛到春蚕。“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你会发现他讲的不是荷叶,而是人生。青春时分,扑面而来的清香,铺满一地的荷塘,油绿油绿的蓬叶,水珠儿在上面随风滚淌,撩拨着喜悦的心,晶莹透亮。终有一天,荷花开闭,秋风乍起,当残荷只剩下一些折断了的枯枝时,在镜面般宁静的水面上,各式各样的干枝的线的形与倒影组合成一幅幅几何抽象绘画。这满塘荷花没有枯、没有死,它们将芬芳渗透到枯梗、败叶上,它们内心涌流澎湃的激情,在生命的履历上苍劲注解,写在断梗残枝上。花开的时候要看荷,叶残的时候更要看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晚唐的诗歌很有趣,是繁华过了以后,对繁华的追忆,等于生命同时看到荷叶生与荷叶枯,眷恋与舍得两种情感都有,这其实是扩大了的生命经验。如果生命只能够面对春夏,不能够面对秋冬,那是不成熟的生命。我们应该了解生命的本质与未来的走向,如果在眷恋荷花盛放的时候,拒绝荷花会枯萎这件事情,是不成熟的。生命里最眷爱的人,有一天也会与我们分别。明白了这些,情感可以更深。盛唐时期就像青少年,太年轻,年轻到不知道生命背后还有很多无常在等着。“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边塞长空,黄沙驼铃,这是盛唐诗歌的生命经验和生命体能,有一股蓬勃的少年精神。而晚唐诗人再也写不出“长风几万里”这样的句子了,风没有力量吹起来了,只剩“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袅袅余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最懂得秋天的诗人,经过盛衰与沉浮的诗人,才能写出残荷之美,在季节转换中那种生命的复杂体验。“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繁华散尽,去日如烟,在那一刹那之间,会有巨大的荒凉感。中年心事,如在层层叠叠的楼上的廊中绕来绕去。即使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有一点没落,还有心事在那边廻绕。

生命里面的“客散酒醒”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当然也是最孤独的时刻。悉达多太子在二十九岁出家时,就是这个状态,忽然酒醒过来,看到旁边陪伴他的宫女、妻妾,有一种荒凉感。那是他第一次出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商隐适合中年去读,正如残荷适合“客散酒醒”之时去闲赏。荷花败去,莲蓬生长,莲蓬枯萎,莲子成熟,而莲子落到水中后又能孕育出新的生命。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领悟残荷之美,会明白生命并没有所谓的极盛与极衰,生命其实处于流转的过程当中,从而有一份平静和珍惜。“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景可以是凄凉,也可以从凄凉里面转出另外一种温暖。正如残荷有了清奇骨骼,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

万物皆有伤心处,岂独残荷。雨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树叶,落花飘风的钟声,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夕阳下的花朵,一朵一朵恻然地开着。但徜徉其间的人,情绪未必不是欣悦的。被丧失感、无常感长年逼迫,双手一摊之后,反而心境平和,对这展现着消逝之美的事物,百般欣赏起来。也把一切曾经激荡过的心事,付之于轻浅哀婉的审美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秋了

和入冬纠结

水面倒伏一派萧索

一周前的浓烈,只剩下花叶凋零

雨中风中之后的早晨,让人不忍卒读

残荷看起来还是那么倔强

但早已失去了所有取悦的颜色

怎么可能一直粉艳艳地盛开

纯洁而无知地开着

这样的不忧不惧,想来也无趣

独钓寒江,山河岁月

那一支有了风骨的荷,才是我的

在时间并不光滑的隧道里与我相认

入冬,万物有蛰伏之说

收起曾经灼灼的光芒

一叶知秋,时光转圜

以待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