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富文乡查林村的原紫高尖高铁弃渣场上,一片绿油油的油菜生长正旺。流转承包这片土地的村民涂艳华踏着晨霜而来,当看到油菜长势良好,脸上的笑容又增加了一缕:“原先这里脏兮兮的,现在变美啦!”

涂艳华种油菜的这片高铁渣场,是前几年该乡服务杭黄铁路修建而形成的5个弃渣场之一。2015年杭黄铁路修建途经富文乡,项目施工需要挖土破石,无可避免会产生弃土弃渣。乡政府主动与高铁单位进行沟通,双方达成了避开基本农田、公益林,保护国家耕地资源的约定,最终设置的5个弃渣场约200亩,属远离村庄的荒地。

“当时高铁单位和涉土地的村两委进行了沟通,对弃渣场选址地上的附着物进行赔偿,并约定以每年每亩固定金额将土地流转给高铁公司,流转3年。高铁修建结束后,弃渣场的部分弃渣可以用做建筑材料,高铁单位无偿将弃渣移交给乡政府利用,乡政府对弃渣场进行整改修复。”富文乡相关负责人说,随着2018年高铁建成通车,修复工程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剥离宜耕宜种的熟土,开展场地平整,将弃渣作为建筑材料利用,实施弃土回填……原先的荒地反而变得更加易于耕种。在乡里的引导下,不少村民都希望将修复后的场地承包过去,由他们种植农作物进行生态复绿。

“这些地真是好地!我是去年4月份主动找到乡政府提出承包申请的。”涂艳华说,这块土地平整结束已经是8月底了,错过了种植其它农作物的时间点,所以他在10月中旬种上了第一批油菜,“由于是第一年种植,到时候的收益可能也不多,不过想想能为家乡生态修复和城乡风貌改善作一点贡献,也是蛮自豪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富文乡已经处理了约250000m3弃渣,5个弃渣场约200亩土地已经得到了全面修复。昔日的弃渣场地如今已长满了油菜等农作物,实现了荒草杂坡向绿山良田的转变。该乡相关负责人说,为高铁弃渣场披上“绿装”,是“生态修复战”的一部分,也是推进美丽城镇创建和“‘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的需要。接下来,该乡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

(来源:淳安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