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普遍有存钱的习惯。一方面是为预防意外,不能等到急需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另一方面是想存钱购房或购车,这两样在家庭开支中算是占比最高的消费。
很多人感到好奇,在我国,拥有多少存款能够跻身全国前2%?对于这个问题,银行职员告知答案,如果有40万存款,说明家庭财富状况是比较理想的。之所以定义为40万,主要基于4点原因。
4个角度展开分析
第一点,我国普通职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大家经常听到月收入过万,仅仅发生在那些社会精英的身上。普通人的月收入大约在5千左右,在小县城工作的职工月收入仅有两三千。如果是租房住或者是还贷款,每个月的收入会有一半还没有进口袋就得被扣除。加上平时生活中的日常开销,存款简直是一种奢望。
第二点,针对的是年轻人群体,尤其是90后和00后。刚进入社会,赚得钱不多,但消费起来却是毫不含糊。看到喜欢的东西根本不管是否适用,直接下手,遇到兜里的钱不够,还能通过借贷平台借钱提前消费。据统计,国内90后群体中,有1.7亿人处于负债中。
社会上总是说,90后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代表。工作能力平平却怕吃苦,总痴心妄想能够暴富。明明已经到了而立的年纪,有的人还在啃老。这些人肯定是没有存款的,说不定还存在逾期还贷的现象。
第三点,通货膨胀在持续,物价飞涨,家庭消费水平属于被迫提升。年轻人在结婚前得提前准备好房子车子,因此早早就进入负债状态,婚后两口子的收入得一半用来还贷,一半用来应对日常开销。两口子节省一些,生活质量有望提升,但万一在负债的同时,生下孩子,经济负担就更大了。一个孩子从落地到长大成人,父母投资的成本不会低于百万,日后孩子开口要房要车,父母总得拿出点钱作为支持。
第四点,提到车房,大部分购房家庭都是有贷款的。北上广城市的房子价值不低于千万,小县城的房子均价也超过了一万多,加上后期添置家具和装修的费用,依然得消耗百万以上。有存款的家庭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万或上千万,顶多付个首付,其他就得每月连本带利的还给银行。如果贷款的款项多,还贷时间长,平时是很难存下钱的。
存款不能反映家庭实际经济状况
基于以上4点,家庭存款能够40万,就能够跻身全国前2%。当然存款的多少不足以反映一个家庭的财富状况,有的人确实有40万,但名下没有房产车子,别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有钱人。同样,只有车房没有存款,也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将来万一有急需用钱的地方,还得靠抵押房产和车子解决问题。
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既拥有房产,也有一定的存款,如此一来,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同时也有储备金满足日后的用钱需求。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大家也无需感到有压力,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钱本身就是身外之物,和它相比,健康、亲情更为重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