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

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

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

中国美术学院(英文名称China Academy of Art,国标代码10355),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1928年,现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均获评A+,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分获A-、B+,学科综合水平居全国艺术院校之首。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跨媒体艺术、艺术史论、建筑学、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动画、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工艺美术、工业设计、摄影、广播电视编导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艺术、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环境艺术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坚守「建设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学校办学主体位于浙江杭州,现有杭州南山、象山、良渚和上海张江四个校区。

为艺术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你准备好了吗

CAA大揭秘

梦想的学院正在向你招手

今天,带你一起走进建筑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搜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建筑专业始设于1928年,学脉深厚,1952年建筑系被拆分合并到南京工学院与同济大学。 1984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 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2001年,由王澍教授主持重建建筑艺术专业。2003年恢复建筑艺术系。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该院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用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机构积极沟通,推动本土化的建筑、城市、环境与人居的原创性设计,努力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风景园林系和环境艺术系。2019年,建筑学、风景园林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批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由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主持设计,荣获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奖。在这里,中国传统建筑与山水植物和谐共存、敏感对应的存在方式被明显复兴,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书院”式的大学规划模式被重新构建。校园的设计和建造运用了传统建造与现代施工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了传统材料、回收材料与做法在生态、环保、美学诸方面的潜能,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对秉持传统建筑文化的自信,践行生态环保建造的观念。

01

建筑艺术系

建筑艺术系是以研究本土原创性实验建筑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致力于探索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复兴本土那种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器具的整体营造方式。该系始终坚持把“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教育体系”作为总体学术方向,建立起一种“哲匠”式的全新教育模式。这种以实验建筑为学术导向的教学,其所培养的既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师,更是一种新人。就建筑学而言,它力求培养出一种能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生活的差异中理解当下生存境况,在唤醒自由独立思考的同时,复兴动手的智慧,进而将手工劳作与机器生产相融合,对习常的建筑常规能批判性的理解、分析,并能以某种精湛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梦想的建筑师。学制五年。

“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现场

建筑学专业负责人王澍教授,是第一位获得被誉为“建筑领域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创了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的当代建筑教育实验,主持推动全体系教学改革,打造了当代中国本土原创性的本科建筑教育体系,在当下国内建筑教育中具有唯一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渲染课程评图

建筑学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批建设点。曾入选第六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十二五”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该专业拥有一支学历与年龄结构合理、学缘广阔的、具有创新开拓精神与突出实力的师资队伍,各教师在本土建筑学的研究方面各有专长建树与研究纵深,是教学与研究的优质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工作坊评图

该专业已与国际著名的美术学院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建筑专业形成十年以上长期教学交流机制,同时与世界一流学术圈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交流。近年来,曾邀请建筑理论界的泰斗级人物、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肯尼斯·弗兰普顿教授,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坂茂,国际著名建筑师、教育家彼得·埃森曼先生,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海伊斯教授前来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尼斯·弗兰普顿教授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城市设计系

作为建筑学大类里的一个专业方向,城市设计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和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到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城市设计专业的助力。我院的城市设计系是我国第一个以城市设计命名的系科,也是我国对城市设计这一专业最早进行教学和科研探索的教学单位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设计展

立足于“当代城乡重塑”,城市设计教学结合中国巨大的城镇化现场,一直致力于将现象学、社会学等理论批判融入到设计实践的研究当中,形成了理论批判和设计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与研究。本系科在教学环节强调以实验性的态度融入中国传统的乡土考察,强调同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联合课程以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实验性和国际化的教学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土实验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合作课程

城市设计系的人才培养涵盖城市整体层面、重要片区、特定地块、乡村建设等各个层级的内容。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单体的基本设计能力,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城市设计所延伸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形成在人文情怀和综合艺术修养上拥有优良素质和批判性反思能力,能在城市管理、设计咨询、工程服务、教学研究、文化出版等领域和部门从事城市设计专业及相关延伸性行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综合性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作业

03

风景园林系

中国美术学院的风景园林教育始于1984年开办的环境艺术教研室。2004年成立专门的景观教研室。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设景观设计系。2014年获教育部“风景园林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先后获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2019年,风景园林获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国美术学院的风景园林教育以“文心”与“匠艺”兼具的文人景园设计师为培养目标,“在场的风景园林”为专业教学体系。以中国传统文人“山水世界”的传承为使命,立足中国美院山水画、书法、史论等学科与专业优势,立足西湖山水与江南园林的地利优势,坚持“介入式”审美的当代景园造境教学探索。2021年为了彰显艺术院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将“景观设计系”更名为“风景园林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摹山水”课程教学与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亦园亦宅”课程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园意匠”水石盆景与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场地的认知与表达”课程教学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园精测”课程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画的风景”(风景区规划)课程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工作坊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FLA2020国际学生竞赛第一名_当代造园作品《“径香·香境”—杭州吴山元宝心香文化公园》(Incense Culture Revival)

04

环境艺术系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脉深厚,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国立艺专”时期设立、1952年因全国院系调整而终止的建筑教育;1984年4月,成立室内设计专业,同年改为环境及室内设计专业,是国内高校第一个设立的环境及室内设计专业,作为此专业的开创者,在艺术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成为国内最早设立环境艺术系的两所院校之一;2007年归属于新成立的建筑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身处极具批判精神、实验立场和人文理想氛围的建筑学院,在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院长“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学术方向的引领下,享受最前沿建筑学的探索成果和最顶尖国际交流平台;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依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高点(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获得设计学A+),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国内艺术类高校第一。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立足本土、直面当代、承接未来,以传统营造历史观为思想原点,向人文生活空间美学、生活方式的学习;立足艺术类院校,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美学美育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美学素养高的特点;立足对建筑及其环境的设计教学,强化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设计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环境设计全局观;立足建筑存量时代,面对大量既有建筑有机更新的需求,建立以既有建筑有机更新及其场所艺术再造为目标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具有人居环境全局观的环境设计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学第一课(金木工基础之学习经典:在现代设计博物馆现场测绘“红蓝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学第一课(金木工基础之致敬工匠:在实验室学习制作小板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教学楼院子里进行的教学讲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制作大师作品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改扩建课程学生制作大比例模型进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更新机制课程(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教师联合指导教学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具设计与制作课程结课评图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建筑改扩建作业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毕业啦

来 源|建筑艺术学院

编 辑|庞 洋 向睿琪

审 核|丁剑锋 韦 乐 邵 健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