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橘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就有江湖,就有种种谣言,尤其是那些公众热切关注的话题,历来也充斥着各种造谣惑众的声音,早些年资讯远没有现在发达的时期,就有所谓“地摊文学”,其一贯的手法就是伪装成亲身经历者、学者、专家等不同身份,伪造“事实”“内幕”,就一些历史、社会问题进行演绎。

长达十年的中越战争,是一段对中国影响极深的历史,不仅给这段时期服役的老兵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烙印,而且也对无数经历过这个时期的各个阶层国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以至于有关中越战争的话题四十多年来从未平息,经常引发无数国人的关注和讨论,因而也不可避免在这个领域,积累下许许多多年头久远的“谣传”,至今还时时沉渣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有关那段历史的谣传许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有关许世友的谣言。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说1988年,老将陈锡联曾经评价许世友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指挥失当”。据说陈锡联的话语非常尖刻甚至粗暴,他说“许疯子”的指挥简直就是胡闹,是昏头。还说“东线六成都是机械化行军,大纵深突破,却连越军一个完整的防区集团军都没包围住,最后搞了个交叉火力线,撤退时还让越军打了几个还击,损失极大,打的就是一场蠢仗、糊涂仗”,“指挥员都可以直接火线枪毙了!”

陈锡联和许世友是多年的老战友,许世友比陈锡联大8岁,红四方面军时期,许世友就是陈锡联的老上级,两个人作战风格相近,都十分勇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曾经为掩护许世友负过伤,许世友曾经说过,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陈锡联活着抬完长征,可以说,两人是过命之交。

陈锡联作为高级干部,出于公心,勇于指出老领导老战友的过失,也无可厚非,但频频采用“昏头、蠢仗、烂仗”这样的尖刻词汇,不仅有违年迈老将陈锡联的修养(陈锡联是我军有名高情商将领),这样泼皮骂街式的腔调也不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这是一个常识。

而且,这些文字充满了常识性的错误,绝非担任过副总理、大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犯的低级错误。

首先,就连“00后”军迷也知道,许世友有“许和尚”这样的绰号,却并没有“疯子”这样的绰号,此其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关键的是,他一共罗列的几句话中,几乎句句都是外行,“六成都是机械化行军”,众所周知,对越还击战中,我军经过十年荒废贻误,现代化进程受到极大干扰,基本还停留在“骡马化”水平,只有部分部队勉强算得上“摩托化”程度,部队也只是配备了足够的军用卡车,可以实现“以轮代步”的欧美国家一战二战的初级水平,还根本没有什么专业研发的“运兵战车”,自行火炮等一系列专业战车,距离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真正机械化还距离甚远。

高平战役,我军步兵无法跟上坦克,只能想出一个土办法,将自己捆在坦克上,这就形象地说明我军机械化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哪里会有“六成机械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军】

再看文中陈锡联所讲的越军是一个“完整集团军”。受长期战争影响,越南部队建制也是非常混乱的,基本都是各游击队性质的部队演变而来,自卫还击战时期尚没有什么集团军概念。

大纵深穿插战术是否得当,的确在还击战中值得商榷,越南尤其北越到处崇山峻岭,密林沟壑纵横,道路狭窄崎岖,根本不利于快速机械化行军,加上越南几十年战争,军民高度团结,即便是老百姓和民兵也具有顽强战斗力和意识,处处都可能设伏阻击,这样的敌情之下,大纵深穿插战术是极具风险的。

这种战术,历来是指责许世友最有力武器,可是鲜为人知的是,这种战术并非许世友提出的。相反,许世友最初向北京提出的思想,还是非常稳妥地先突破敌人防线,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然后继续突破,稳扎稳打。

不过,鉴于这是一场速决战性质的战争,故而北京修改了许世友的方案,采取大纵深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法,这是上级明确的方案,并非许世友之错。而且谁也没错,这是战争性质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敌军据险而守、各自为战、不利就跑的战术下,想要大规模歼灭是非常困难的,这是战前就预料到的,也非许世友指挥失措。

再看“交叉火力线”,众所周知,军事上有交叉火力线,有交叉战术,但并没有所谓交叉火力线这种术语,这足以露出这篇文章的伪造马脚。

作者本意可能只是想说,还击战直到接近尾声,东线部分地区还处在敌我“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结果弄巧成拙,露出马脚,证明这个文章不可能是戎马一生的开国上将所写。陈锡联因为特殊年代的错误,长期没有担任指挥工作,他需要反思自己的错误,不可能也没有资格在上级已经做出充分的总结后,依然“翻案发难”,做出这样引火烧身的评价,只能是“地摊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在自卫还击战中,不能说一点不足都没有。就像我军经过特殊十年,暴露出许多问题,但瑕不掩瑜。诚如邓政委战后总结,经过这次战争证明,解放军还是我们熟悉的那支战无不胜的优秀军队。提到许世友时,也早有定论:许世友的指挥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