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动荡时期落下了许多“疑难杂症”,国内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国外时刻关注我国发展状况,在混乱时期输入了大量不实言论,企图扰乱国内形势,破坏国内治安,一时之间,出现了众多犯罪团伙,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阻碍了改革开放步伐。这时,全国整装待发,重新出发,开展了83严打行动,刘复之担任公安部部长,带领我国恢复了稳定的治安环境。

1938年,刘复之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赏识,选择了刘复之担任朱德秘书一职,为何会选择他呢?原来是因为刘复之出生于华侨家庭,常年在香港生活,是朱德秘书的最佳人选。随后,刘复之一直跟随朱德南征北战,抗日战争中,刘复之来到了太行山,从小在香港长大的刘复之接受过西方思想,因此,他能够从另一角度为党组织提供诸多建议,太行山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军重要根据地,刘邓大军常年在此坚守阵地,在此期间,刘伯承和邓公都对刘复之赞叹有加,十分欣赏朱德的这位秘书刘复之。

刘复之在党学习期间,深刻领悟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中国的发展事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虽然身上衣着西装,却内心爱国,居住在窑洞之中,在他身上,能够看到中方文明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能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是刘复之身上的这种独特魅力,才让刘伯承和邓公两人邀请他承担师部秘书的工作。
刘复之之所以参加革命,与他的家庭脱不了关系,刘复之的父亲曾参加过同盟会,是中国早期革命者之一,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复之一心为国,当得知祖国遭受日军侵略时,刘复之再也不愿继续留在香港,眼看着祖国被列强践踏。于是,他一改往日形象,将西装搁置一旁,走上了革命之路。

刘复之是一位嫉恶如仇的人,抗战时期,他便表现出了其突出的治理能力,在锄奸科工作时,他负责侦察工作,除去阻碍我军作战的“毒瘤”——汉奸,在职期间,刘复之总是能够圆满完成组织下发的任务,让抗日战争更加顺利进行。
刘复之一生都在与政法工作打交道。1983年,刘复之根据邓公指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担任了公安部部长,启动了“严打”行动,这次行动是为维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而开展的大范围、深强度、严执行的严打行动,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次“严打”行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直持续到1987年,才告一段落,虽然“严打”行动早已结束,但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决心不能变,维护社会和平稳定的职责没有变,短短几年间,“严打”行动共查获犯罪团伙19.7万个,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

1988年,刘复之又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长,当时,我国检察机关仍不完善,在对待贪污腐败工作上,更需大力严抓,刘复之上任后,发出通告,主动坦白者从轻发落,共查处贪污腐败案件49122件,为我国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付出了心血。
除此之外,刘复之还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个个都成为了国家需要的人才,1993年,刘复之卸任,完成了时代给予他的使命,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