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出台《四川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选派管理办法》,明确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挂职时间一般为两年。挂职本来是组织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一些同志认为挂职就是镀金,搞虚晃一枪、打打酱油。如何让挂职干部真正融入单位,达到挂职锻炼的真正目的,关键要克服三种心态。

要克服“镀金”心态。有的党员干部把挂职当“跳板”“镀金”,将“升职”作为挂职的最终目的,对工作不重视,只是等着挂职期满,回去后升职重用。党员干部要充分意识到挂职工作是组织委派的政治任务,是党考验干部的“试金石”,到偏远地区挂职是一种难得的人生际遇,决不可把挂职当做升迁“跳板”混日子、混经历,更不能以挂职去美化简历,增加提拔的筹码,切实把挂职作为人生历练、成长成才的难得机遇。要充分认识到挂职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干部,在于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切实在挂职工作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岗位上有所作为,杜绝“镀金”思想,不做“断线风筝”,不使挂职沦为形式主义。

要克服“度假”心态。有的党员干部认为,挂职接触不到核心工作,是“走读生”,是挂职单位“局外人”,因此把挂职看作一次外出度假休闲放松的好机会,工作挂“空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此,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挂职干部要主动消除“度假”心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走出“舒适区”“安逸圈”,杜绝拈轻怕重、推诿扯皮的行为,转变工作角色,在挂职岗位干一番事业。二是要把挂职干部人才纳入本地干部人才管理,建立台账动态掌握挂职期间现实表现,定期与帮扶地、派员单位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反馈有关情况。

要克服“过客”心态。一些挂职干部工作浮于表面,要么挂在上面,沉不下去,长时间待在原单位或干脆两边都不去,身在曹营心在汉,当“甩手掌柜”,或者“做样子”“磨洋工”。看客心态终究锤炼不出来本领,白白浪费时间。要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俯下身子,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沾沾泥土味,切实在一线蹲苗成长,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矛盾纠纷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通过走访调研、集体面谈、个别访谈、组织测评等方式,对挂职干部成效进行“多向”综合考评,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挂职锻炼成效。(兰健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