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能与《道德经》相提并论的道家技书,虽然只有短短三百余字,却道尽了世间万物的天际,说尽了宇宙、自然之间的奥秘,将天道与人道合二为一,将万物与天地包罗在内。
但凡读过他的人难免会为之感到震撼与感叹。
有人直言不讳的说,这本书简直要比老子的道德经还要神奇,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黄帝阴符经》

大家好,
今天咱要说这本《黄帝阴符经》可以说是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部经典巨作,不仅书里的内容非常深奥、非常全面,就连书的来历也相当的玄幻,咱们接下来看一下。

故事记载着李权所写的皇帝阴符经,书叙一书,当中,这本书是类似于自传的书籍,记载了他当初得到《黄帝阴符经》的整个过程。
李权在少年时期非常喜欢求贤问道,经常游历在天下各大名山之间。
有一回当他游历松山之时,突然之间处于岩石的夹缝之中,无意之间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包裹。
于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将纸包裹取了出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由诗卷写成的古书,上面还贴着一个封条,封条上写着一张字迹,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尚清道士控遣之长朱名闪用传头号,李全看了之后,顿时感觉如获至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揭开封条,仔细的阅读上面的文字。
但是他不看不要紧,他一看却惊讶的发现。
自己却不能通晓其意。
对于自幼就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他而言,实在是想不通天底下居然还有自己看不懂的古书,于是这件事情在他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心结。
后来他又一次外出寻访,来到了西安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此人自称是黎山老母,并且告诉李权,他手中的皇帝阴符经原本是轩辕皇帝从九天玄女处所得,共有三百余字。

后来皇帝又根据自己的见解做出了一些补充,才形成了如今的篇幅。
学此书者能够中和万化之基,参透统一群灵之妙。
当初皇帝就是修阴符经以明道,最终以登云天。
至于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咱们今天暂且不论,反正从此之后,皇帝因福清。
可以说是名声大噪,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苦心钻研此书。
不过与此同时呢,这本书的神秘之处也逐渐的显现了出来。
因为按照正常的情况下来说,研究一门学问的人越多,这门学问就应该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善。
但是这本黄的印度经却恰恰相反,研究它的人越多,人们对于书中的文字的解释就越来越模糊。
似乎每一个人都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可是每一个人所领悟到的东西又各不相同。
有人说这是一本近乎于通天的修炼秘籍,也有人说这是治国安邦的圣人之书,还有人说这是纯粹的一部兵书,里面写的全是兵家之言,总而言之就是四个字儿,众说纷纭了,正如宋代黄震在皇室日抄一书中所言,因以复原记忆,辅以阴影。
有意义,言兵者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炼者不能明其所以修炼;
言鬼神者,不能明其所以鬼神盖一端多舌一说,本无定见者,使其所以为阴符于。
不过我们想先弄明白这本书到底在写些什么。
那么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因、福二字的含义。
何为因?
我们首先把这两个字拆分开来解释。
首先是阴这个字很好理解,阴就是指阳的对立面,也就是指隐晦、暗中的、无法被察觉的意思。可以延伸为规则和法则或者是规律和道理。
那么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看不见的规律,这就是阴符经所要表达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看不见的规律呢?
答案就是天道是这个世界的终极法则和奥妙。
嗯为了能够看得更加清晰、明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本黄帝阴符经划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一直到火生于木,霍发必克,艰生于国,十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这一句。
这一部分的重点其实就是在开篇的第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禁也。
这句话不仅是第一部分的点睛之笔,同样也是整篇一书经的总概括,也是接下来的两部分的总纲领。

说白了,整部《黄帝阴符经》其实就是在教人如何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而第一部分划分的重点就是在介绍这种惊为天人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一下原文的这一句,宇宙在乎心,万物生乎身。
当然了,还有这样的版本,宇宙在。
守万物生乎神,但是纵观整体而言,显然是宇宙在呼吸,更加符合其中的敬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表达着一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所谓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从这句话可以非常明了地看得出来,天道与人是相互结合的。
所谓的天道就是指天地之间的规则,是指宇宙的法则,而人道是指人类社会的法律和规则。
人类既然在宇宙之中,那么自然也要遵守宇宙的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也要符合这个宇宙和天地运转的规律,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个人的生存与灭亡,一切都建立在天道之上。
不过天道是没人能够去改变的,只能靠着自己的变化和运行,所以天道是一个恒定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