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上方,关注闵行区“媒体+”成员“天袁地访”

城事 第162期

2021年底,市域铁路嘉闵线莘建路站首幅地连墙顺利成槽,标志着项目实体工程正式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莘建路站工地

2022年初,市域铁路嘉闵线七莘路站点沿线又有新进展,建设工地呈现火热施工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莘路站周边已经围合

备受周边社会各界关注的嘉闵线进入“肉眼可见”的施工建设阶段,距离2027年建成通车,其实也就是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一、南北向骨干线路

嘉闵线是上海市域网络中南北向的骨干线路,一期工程途经嘉定、闵行2个行政区,自北向南串联了五大新城之一的嘉定新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中核的虹桥枢纽、莘庄副中心等重要发展区域和交通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闵线线路示意图

该线北起嘉定区城北路站,南至闵行区银都路站,正线全长44公里,全线设车站15座,建设规划批复总投资约371亿元。除虹桥枢纽2.68公里段采用地面敷设,其余均为地下段,地下部分占比逾93%。采用最高运营速度为160公里/小时的动车组列车,快慢车组合运输模式。

嘉闵线建成后,莘庄商务区及周边地区居民乘坐轨道交通前往虹桥枢纽,耗时将从目前的45分钟左右缩短为约20分钟,从七莘路站出发则仅需约15分钟即可抵达虹桥站,将极大缓解七莘路南北向交通的客流压力,为莘庄地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大众出行选择。

二、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

“市域铁路”这一名词在不少人看来,是不是还有点陌生?目前,上海已拥有世界最大运营里程地铁网络,市域铁路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嘉闵线也并不是上海第一条市域铁路。早在2012年,上海已经将国铁的金山铁路改建为上海的首条市域铁路,不过基于现状条件和所处地域的限制而没有获得更多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闵线采用的CRH6F车型,该种车型已在北京大兴机场线等线路上投运

正在建设中的机场联络线是上海首条新建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全长68.6公里,逾88%为地下线,采用CRH6型动车组,这是一种行驶速度介于地铁和高铁之间的车型,乘客可以刷公共交通卡进出站。

三、多重功能定位担当

嘉闵线是上海市域网络中南北向的骨架线路;是近期服务于城市西侧嘉定、闵行,远期可拓展服务至松江、奉贤新城及金山滨海地区快速出行的重要线路;是对接长三角、体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和城市内部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体现多网融合的重要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RT轨道交通网

嘉闵线是强化上海市内外交通衔接,构建多网融合、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的需要,是支撑新城和新市镇内向协同发展、外向开拓发展的双重需要,是推行城际出行公交化运营、促进长三角地区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虹桥枢纽旅客集散能力、强化枢纽复合功能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闵线北延线将对接太仓,接入苏锡常快线

据了解,作为加快构建上海大都市圈1小时通勤交通网的重要工程,嘉闵线目前正在规划研究北延伸,有望衔接江苏太仓。届时,嘉闵线将成为上海继11号线以后第二条跨省轨交线路,以及沪苏首条跨省市域铁路。太仓到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以内,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放大“沪苏同城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闵线太仓先导段与苏锡常快线、其他线路交汇的太仓站

四、多线换乘的重要通道

嘉闵线北起嘉定区城北路站,南至闵行银都路站,自北向南穿越上海主城区西部,目前已知可与多线实现换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11号线换乘

线路以地下形式沿胜竹路向西走行,至澄浏中路折向南,后下穿上海绕城高速(G1503),盾构下穿沪翔高速公路、蕴藻浜之后转入宝翔路下穿轨道交通11号线并设南翔站与之换乘;

与14号线换乘

出站后沿沪宜公路向南下穿嘉闵高架、铁路南翔编组站后转至曹安公路与轨道交通14号线换乘;

与13号线换乘

沿黄家花园路下穿 G2 沪宁高速后,至金沙江路与轨道交通13号线换乘;

与 2号线 / 10号线 / 17号线换乘

嘉闵线穿过苏州河之后由嘉定区进入闵行区,至申昆路设天山路站,进入虹桥站市域场,与轨道交通2号线、 10号线、17号线形成换乘,与机场联络线形成互联互通;

与 9号线 / 12号线换乘

出虹桥站后,于迎宾三路设迎宾三路站,之后沿七莘路地下南行,设七宝站与轨道交通9号线换乘,于莘庄商务区设七莘路站与轨道交通12号线换乘;

与5号线换乘

于沪闵路七莘路路口南侧设莘建路站,下穿既有铁路后继续沿沪闵路南行至银都路设终点站,并与5号线形成换乘。

以上并没有涉及与1号线(或西延伸)的换乘信息,袁童鞋有个嘉闵线莘建路站与1、5号线莘庄站之间流线缝合的设想。

五、关于莘建路站,能否与莘庄站流线缝合?

袁童鞋在去年曾经建言优化嘉闵线莘建路站的出入口,虽然目前已经开工了,至今我依然持有预留往来莘庄站连廊或地下通道接口这样的观点。

此外,袁童鞋对于嘉闵线莘建路站,与金山铁路莘庄站,轨道交通1、5号线莘庄站,三个相对独立的站点之间,有一个连廊的组合构想,就如徐家汇的那种连廊或者地下通道一样,让莘庄站与莘建路站之间形成无缝衔接的一个枢纽组合。甚至,嘉闵线莘建路站直接改名为莘庄站,也是可以讨论的选项,毕竟莘建路站与莘庄站之间的换乘距离,与12号线、13号线的两座南京西路站之间的距离,步行时间上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来自于百度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廊示意图,成都 轨道城市万科美的高线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廊示意图,首尔 MVRDV高线公园

可以通过贴着莘建东路或铁路建空中连廊,也可以采用地道的形式,可以比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年莘庄城市设计竞赛中获胜的AS+P方案中出现过的跨坐式单轨方案,后续规划中未必会实施,但是低配版的人行步梯或者为老弱孕病残使用的小型捷运也是可以设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今天袁童鞋就和大家聊到这儿吧,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文部分观点或授权首发于“莘庄商务区”公众号。欢迎转载,如需引用,请注明来自“天袁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