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在上期推文中有提到:定制客运是拯救濒死客运的一剂良方,也确实由于班线客运发展至末途了。

所谓班线客运实际是指城市之间、城镇之间、乡镇之间定期开行的客运方式。

其主要突出四个定,定点(汽车站-汽车站,很难允许中途下车);定线(严格按照审批线路运行);定车(按照规定要求采用的班线客运车辆);定时(严格按照发班时间运行)。

而定制客运正是解决这四个降低旅客的出行质量,违背旅客“方便快速、安全舒适”的出行目标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定制客运到底该如何合法合规,有盈利的开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小C在客运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只有2成客企经营者知道的秘密有详细例出,并且新《客规》也有详细说明。

这里我们就再来简单复述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满足以上要求,定制客运的开展应当是合规合法的。

但在实际运营中,定制客运稍不注意就可能发展为“黑车”,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相关资料表明,

定制客运线路实载率在 30%-70% 区间的占大多数;

26.15% 企业定制客运业务是全面亏损的;

53.85% 企业部分盈利,

仅 20% 企业全部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定制客运整体还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亏损大于盈利,是有较为明显的欠缺的:

1.实际定制单一,缺乏多元化

定制客运的提出,在最初就是以满足群众日益迭代的出行需求为目标的,也是打破班线运营沿袭的“四定”原则的。

但在实际的运营中,很多企业在开展定制客运时,很少转变运营模式,仍然依赖于班线客运的定点模式,缺乏变通,也未整合供应链架构,自然难以实现定制客运具备的灵活性,也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出行需求,实载率也日益下降,亏损难以避免。

2.运营成本过高

在传统道路客运仍归属国企的实际情况下,不少客运企业仍肩负不小的社会责任,因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但不少新加入的客运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本,都来自于客运企业自主开发应用系统,在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维护方面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1.规划多元化的出行场景,实际解决用户痛点

在传统道路客运“供给为王”的时代,是没有“场景”概念的,群众延伸需求是来不及、也是没精力关注的。

但现在的新出行需求中,“场景化”概念越来越被市场所需求:去旅游、要通勤、逛景区、出机场等等,都是细分的场景,都是定制客运可以满足并开展的场景。

机场场景:

据报道,2020年7月底开始,江西丰城往返昌北机场、上饶往返赣州机场、广西河池市区往返金城江机场、江苏泰州往返奔牛机场定制客运线路陆续开通。新客规出台一个多月以来,各省市定制客运火热加速推进。其中,围绕机场开通的场景定制客运更被置于了“明星产品”的位置。

2.降低运营成本的额外支出,同时明确互联网化的必要性。

客运企业在发展定制客运时,可以依托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平台构建虚拟客运站平台。

消费者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线路查询、购票、预约车辆、包车等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脱离互联网就难以得到长远发展,因而客运行业的发展脱离不开互联网+客运的发展模式。

因而自我研发自有平台运营成本过高时,可以与相关平台合作,但一定得保留可自有宣传的渠道,否则就是为平台做嫁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客企定制客运业务在加强出行的网联化方面,可以看看各类出行系统,完全可以与此类平台合作,可以大大降低客企定制客运业务的运营成本,并提高实载率。

开展定制客运会违法?合法开展要满足这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