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代的政治思想研究应向何处去?在国际社会日益深陷全球化困境的2021年,一个直觉而不一定知觉的回应是:政治思想探究必须和政治生活诸相一般——“全球化”。然而,一系列问题又接踵而至:“全球化”是社会思想像水分子渗透一样的扩散过程,还是受意识形态规训,有意为之的改造工程?有待“被全球化”的是文本语言、时间跨度、地理范围,还是用于建构叙述的术语、用于考察思想的路径,亦或是研究者个人的时下关怀和文化视域?而全球化的“期待值”是凸显政治语境的具象性,还是普遍性和关联性?政治思想史家处理的是全球性这一人类状态,还是以不同利益规则运行的全球化计划?在形态各异的全球化视野下,看似大相径庭的政治问题应当被划归彼此相对的“思想传统”,还是叠合进更宏阔的认识体系、社会构造和经济秩序?凡此种种“全球化”,是否可能、有益、甚至必要?言必谈“全球”之风,究竟是不言而喻,还是大势所趋?
反思这些问题正是2021年夏秋之际全球政治思想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Global Political Thought)成立的初衷。时值岁杪,反思学会成立以来的六次研讨:从加勒比到南亚,从英王眼中的万民法到意属利比亚的食物史,大可呈现出这一年全球政治思想研究现状的温度、厚度和限度。
2020年,东南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改变宪制,于11月30日宣布“脱英”成立共和,2021年1月19日再行选举。我在波多黎各乘坐螺旋机飞越加勒比海,望见群岛交错,记起今年在哈佛教“当代发展中国家”时,一位研究巴巴多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硕士生曾在作业中写道:“巴巴多斯作为一个加勒比岛屿,免不了‘岛国心态’……”批改此文时,我援引了马提尼克裔作家格里桑(Édouard Glissant)笔下那“变幻着、脆弱着,流动着”的加勒比海:它不是一个“美洲湖”,而是“美洲之间的江口”。中南美洲世界的“共同空间”具有三种文化地形:延续着印第安文化的安第斯山脉高峰、加速“克里奥化”的高原和平原,还有环岛相隐相现的加勒比海域。柏拉图想象大洪水之后的“最初社会”,也具有这三种地形:山脉、平原和海岸,这些生态系统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化、法律规范和哲学问题。若说这一地理渊源是希腊政治哲学的空间维度,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加勒比空间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提尼克裔法国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格里桑(1928-20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西尔维娅·温特(1928-)、奥兰多·帕特森(1940-)、斯图亚特·霍尔(1932-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拉斯塔法里崇拜的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访问牙买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勒比群岛和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画家威廉·沃尔卡特(William Walcutt)绘《1776年7月9日在鲍林格林拉倒了乔治三世雕像》 (1854)、詹姆斯·吉尔雷(James Gillray)讽刺画:乔治将拿破仑放在手中端详(1803)、 英国画像师、雕塑师亨利·麦耶(Henry Meyer)描绘乔治晚期景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金斯(James Gay Sawkins)绘卡美哈梅哈一世着羽披肖像(18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布·阿拉·莫杜迪(1903-197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哈萨克斯坦纸币上的法拉比形象、伊朗邮票上的阿维西纳形象、拉斐尔《雅典学院》中的阿维罗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保罗·克劳斯(1904-1944)、穆欣·马赫迪(1926-20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亚历山大·马克思(1878-1953)和路易斯·芬克尔斯坦(1895-19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意大利记者、政治家贝维昂内(1879-1976)、意大利作家、记者和民族主义活动家科拉迪尼(1865-1931)、意大利记者、政治家弗拉卡罗里(1882-195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维昂内:《我们如何来到的黎波里》(Come siamo andati Tripoli, 1912)和1938年的意属利比亚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想象中食物富足的安乐乡库卡尼亚(拉丁文:Cucaniensis、中古英文:Cokaygne、中古法语:pays de cocaigne、意大利文,如上图:Paese della Cuccagn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克巴尔(1877-1938)和包括巴基斯坦建国倡导者乔杜里·拉赫玛特·阿里(1897-1951)在内的穆斯林政治运动家合影

“全球”既确切存在,也是一种隐喻。与更平面的“国际”相比,“全球”无疑是一个更立体的范畴,但正因如此,它必须由多维度的平面作用形成,而非拒绝“国家”和“国际”概念的二维性。如今盛行全球的“全球”来自英文的法语借词global(e),在几何意义上与globulaire(球状)近义。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球状”获取了mondial(世界)的意涵。入门拉丁文的中学生都应背诵过西塞罗《反喀提林》疾呼不朽的众神,怒斥喀提林“密谋毁灭我们的城邦,乃至众壤之环(全世界)”(de huius urbis atque adeo de orbis terrarum exitio cogitent)。可见即便在共和主义的源头,公民生活也置于全球之中,甚至从中汲取理论意涵。如果研究政治思想史只是一种启发性的阐释学,而反观时下,这种启发性的阐释学又只是一种想象化的政治介入,那么何必再为想象戴上铐链枷锁?政治思想史不问佛经中的“三千大千世界”,只问“小世界”。梵文另有一词सहलोकधातु,意指人类“共同聚居之世界”。从希腊文的“宇宙”(κόσμος)、“人间”(οἰκουμένη)到拉丁文的“众壤之环”,向无定界。泛读之,广思之,由城邦和帝国延展至埃及,从迦太基到漫游中亚的塞族,甚至是遥在东方的印度人和“丝人”,而“众壤之环”一词经历中世纪,又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进入了近代早期的“世界舞台”(Theatrum Orbis Terrarum)。俱往矣,世界舞台究竟是何模样?我们共同聚居的世界如何运转?我们比任意时期的前人都更明了,但我们似乎又比任意时期的前人更畏惧想象。全球政治思想史学会若能为学者壮一壮胆,重新恢复这种政治想象的能力,拾前人牙慧之余也能拓展前人的想象空间,那么便完全实现了它的使命,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