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固态电池号称是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它可以破除液态电池车的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到丰田汽车、宁德时代、松下以及Solid Power等创业公司,整个新能源产业最聪明的一群人,都在想办法攻克固态电池在商业化量产前的诸多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行业内只能通过比亚迪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特斯拉全新4680大号圆柱电池、宁德时代高镍含量的811电池等,基于电池形态、材料配比的方式提升现有动力电池的储能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和软银集团的研究人员就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布了新款“锂空气电池”(LAB),在室温下运行时,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是现有主流锂离子电池的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这种“锂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依旧为锂,但却使用氧气作为正极多孔碳电极,10个电池的堆叠装置的尺寸为4cm×5cm,单层电池的电极为2cm×2cm。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潜力,锂空气电池为被认为是改进当今储能技术的众多途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锂空气电池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过早期的锂空气电池存在低效率和循环寿命较少的缺陷。此次发布的新款“锂空气电池”则有望缓解能量密度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对立问题,但最终能否量产,实现传说中的500Wh/kg能量密度,达到动力电池可以接受的循环寿命还有待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一想到锂空气电池是由Li+O2构成,但凡电池包有一点破损,这是怕燃得不够猛烈是吧?安全性又是否能够保障呢?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和“在看”吧,顺手再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