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5月,美剧《切尔诺贝利》上映,唤醒了人们对于三十多年前那场事故的记忆,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其所释放出的辐射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全城,一座城市瞬间化为废墟。核辐射的危害绝非危言耸听,稍有不慎就可丧命,但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以身试毒,他将钚元素注入体内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对于人体的伤害,他就是埃里克·沃里斯。

"致命元素"

2017年,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详细地记载了可能会导致癌症的放射性物质,其中钚被列为一类致癌物。钚是由美国科学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放射性元素,一直以来被应用于原子能相关领域,较为被人熟知的就是核武器的制作原料之一。钚在之前作为一种具有强辐射性的元素,它的危险系数非常高,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非常严谨,所以这也导致在很多的实验中不敢去贸然使用钚元素,延缓了很多科学研究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埃里克·沃里斯来说,他认为钚元素并非传说的那么可怕,它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伤害。埃里克·沃里斯是英国爱斯科科学协会的一名物理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有关放射性元素的使用,在他的观点看来,钚元素既然是在实验中产生的,那么它的风险就应该是可控的,虽然作为放射性元素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是不会产生像是锂元素、铀元素那样可怕的后果,为了证实他的想法,他选择亲自上阵。

在之前的物理研究中,不是没有因研究放射性元素而失去生命的科学家,我们所熟知的伟大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就是因为在漫长的科学研究中,长期从事于铀元素的提炼,受到辐射而患有白血病死亡,居里夫人的发现推动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她本人也因此成名,成为当时唯一一位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但不可避免的是,铀元素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辈的教训历历在目,鲜少有科学家愿意冒险为此献身,但埃里克·沃里斯勇敢地站了出来,1997年,他主动要求人体试验,成为吸入大量放射性气体的小白鼠。

人体 "小白鼠"

埃里克·沃里斯表示,钚元素在进入人体内之后,产生的辐射多为α射线,这种射线在空气中的生存能力很弱,仅仅只能从起点前进几厘米,之后便再无作用,所以,对于他和周边人来说,只要不进行密切接触,他人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埃里克·沃里斯在往身体中注射过钚元素之后,他并没有立刻身患重病或是死去,甚至也没有什么特别不适的感觉,这证明所谓"接触到钚元素就会死亡"的说法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科学要战胜偏见是一件需要时间来见证的事情,人们不相信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能和人的身体和谐共处,在他们眼中,埃里克·沃里斯就是个科学疯子,他成为人们眼中的"毒王",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英国的相关部门为了社会安全和照顾大众情绪,将埃里克·沃里斯列为"移动的放射源",严格地监视着他的生活,控制着他的日常作息。

这样的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核辐射而死亡的人数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谈核色变,并非人们过度恐慌。核能是物质原子核在发生振荡时产生的能量,主要以核裂变、核聚变、核衰变这三种方式进行化学反应,人们利用其在反应时所产生的的巨大能量研发出核反应堆,之后才产生了核弹、这类高杀伤性的武器以及一些地区正在使用的核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发展而言,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但它所带来的灾难却令人触目惊心。在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两颗杀伤性武器,小岛在瞬间夷为平地,寸草不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导致那片土地至今都无法再利用,进入其中仍然需要全副武装。

为科学献身

埃里克沃里斯勇敢地为科学献身,他是人类同核污染对抗的勇士,他舍身研究的项目将成为核物理研究中的一道里程碑。由于体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埃里克沃里斯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出改变,尽可能小心谨慎,以防止钚元素的放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他的排泄物也需要用防辐射的特殊密封容器存放,并且统一送到相关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这让他的生活中多了很多本不必要的尴尬,但埃里克沃里斯义无反顾地选择为科学献身,直到自己离开世界的那一天。

2004年,埃里克在英国去世,这距离他的实验开始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也就是说钚元素在他的身体中存在了七年之久。在举行葬礼之后,如何去妥善处理埃里克沃里斯的尸体成为了首要的难题,作为所谓"移动的放射源",他体内大量的钚元素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是直接采用传统埋葬的方式,那元素真正放射完毕可能需要上万年的时间;如果火化,那他的骨灰中也将含有不能被燃烧殆尽的放射性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方研究商讨后决定,采取铅棺埋葬的方式。人们将埃里克沃里斯的尸体放入了一口厚达半米的铅棺并且深埋地下,这样做的原理则是因为铅的原子半径较大,物质密度也比较高,在达到一定厚度之后,能够产生良好的隔绝放射性物质的效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埃里克沃里斯博士的一生已经结束了,但他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将永远流传,激励着每一代科学研究者,提醒着每一个物理研究领域的学者要勇于尝试,要对科学持有献身精神,他的亲身试验,推动了现在核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