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廿廿有遇”刘懋廿作品展在韩建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也是韩建美术馆的2022年贺年大展。本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刘懋廿近十余年作品,共展出118件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开幕式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建美术馆馆长聂继军致辞

展览展出的作品涵盖油画、综合材料和纸上水彩三个类别,充分呈现了艺术家力求突破语言界限和风格范式的不断创新。刘懋廿的综合材料作品,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材料,带有西北黄土高原的特色,保留了一种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但又具有独特的国际视野的艺术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艺术学院前院长牛宏宝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牛宏宝说道:“刘懋廿是在大地上收集触觉的肌理材料和触觉意象,然后像现代炼金术士一样把它们关联在一起,使艺术创作成为一件实存着的意义事件。他常年行走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陕北、云南和四川等边远地区,但他的行走并非为了发现作为景观的风景,而是行走中用在场的身心对所穿行的土地,人的基本实存,山川和烙印在所有实存物上的岁月的褶皱、刻痕和遗存,进行触身性的感知。他的触觉仿佛更为敏锐,一块旧毡,一段风蚀的墙皮,油井钻探出来的各色泥土,破旧衣服,一段木屑,荞麦皮、草节……凡是激发他的触觉兴趣和刺激触觉记忆的肌理材料或触觉意象,他都把它们收集起来,成为他创作作品的诱因。在创作中,他所遵循的是由这种触觉材料的肌理和触觉意象所激发的感觉,回溯他的身心所体会和触摸到的生活,生命甚至灵魂的实在性,并把它们重建在由材料肌理和笔触所达成的画面图像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在本次展览的主体作品中,相比之前艺术家2013到2017年的油画作品,在最新作品的图像语言中,有三个重要的变化:其一画面转向了彻底的平面化,这种彻底平面化仿佛生活岁月的川流被晶化,时间的绵延之流被空间化为共时的平面;其二图像以半具象抽象符号,或材料肌理意象和色彩综合的色线或色块为主。从中提取的主要不是具体的图像符号,而是这类图像符号的生成方式;其三放弃了主构图和主视觉的主导性,不同图像、触觉意象之间多以并置或叠加来形成语义关系。通过交互作用而在想象力的作用增加了作品中图像语义的神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走进展厅,可以感受到刘懋廿作品中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力量,作品上的那些皮革、毡子、莲蓬、破旧的衣服、信封、荞麦皮、草节……生活中可见到的底层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载体。它们被艺术家自由的展现出一种新的组合,在乡土性和现代性之间做了一个特别巧妙的平衡处理,让两种矛盾和谐共处的同时展现出一种新的感官体验,展现出当代艺术中对传统的呼应与艺术家珍贵的人生沉淀,不知从何而来的材料处处充满着惊喜和感动吸引着观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现场

刘懋廿走出大学老师舒适生活,十余年行走到旷野的生活底层,画自己想画的,创作内心想表达的,寻找能触觉他内心的材料,只要内心有创作的欲望就尽情的表达,寻找过程就是独特的生命价值,通过自我的生活体验来完成对生命的感悟。刘懋廿做到了将自己真情实感和生命的体验,以及对材料的感知和体验合二为一。

正如他自己说道: “对我个人来说绘画能疗伤,这不是个人病态的情感,而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基于我对文化的理解,对爱和信仰的理解,画画应该是个轻松的过程,是个很纯粹很简单的事,你能够很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就行了。只要脑子里有图案就画出来。艺术的中心意义应该是爱,爱能够融化所有的情绪。”

纵观刘懋廿多年在创作上不断力求突破语言界限,在艺术史体系和原始生命体验之间找到了自己定位,在艺术创作和生命体验上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时代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术研讨会现场

展览开幕前举办了关于刘懋廿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由展览学术主持牛宏宝教授主持,牛宏宝、张晓凌、殷双喜、彭锋、岛子、王端廷、夏可君、杨光、孙纲、陈树东、朱伟、吴强、鞠洪深、聂继军等艺术评论家及同行嘉宾等与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张晓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历史与理论博士 殷双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评论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 彭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评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王端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夏可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杨光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油画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孙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画家,美国东西方艺术研究院院长 朱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画家,清华美院吴冠中研究院研究员 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主要从刘懋廿将中国乡土美术跟西方现代主义和观念主义三者合二为一的艺术创作方面展开讨论,艺术家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呈现出面貌和个性不一样,在当今全世界呈现了全球本土性的特色,创作要结合这个时代,结合中国的文化精神来创作更深内涵具有长久价值的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25日。

Q&A

对话韩建美术馆馆长聂继军:让艺术亲近美好生活

Q:韩建美术馆的运营目标是什么?美术馆2022年还有那些艺术项目规划?

聂继军:韩建美术馆作为一个企业美术馆,首先它担负着是一个企业文化和肩负着房山区的文化地标的作用,可以说韩建美术馆是目前北京西南地区的唯一的一所专业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建美术馆

虽然韩建美术馆成立至今只有十三个多月,但我们已经做了七次展览和多次文化公益沙龙等活动。2021年我们策划了“捡漏艺术节”,捡漏的意思是捡到艺术家的未来,发现有潜力的艺术家建立合作和展览的机会。在2022年同样在六月份将继续举办“捡漏艺术节”,同时我们将会启动一个新的项目叫“出色计划”,主要就是初次发现出色的艺术家,为艺术家搭建一个助力的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结合做展览计划。当然今年我们还有一些非常精彩的展览和公教活动,目前也正在策划筹备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展现场

Q:韩建美术馆如何兼具馆内特色与房山区民众的文化需求?

聂继军: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位置,它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同时有着独特怡人的自然地理环境。房山区目前来讲比较缺的就是艺术交流场所,韩建美术馆作为当代艺术美术馆,正好补充了这一部分,用当代艺术活动方式展现给大众。通过一年多来的经营,开馆至今每天都有周边的居民,有带着孩子的家长,年轻的情侣等来馆里看展览。这也算是韩建美术馆正在积极发挥和地区社区产生互动的美育功能,让艺术切实融入对房山地区民众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展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展现场

Q:就目前而言,您希望把韩建美术馆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美术馆?

聂继军:在成立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韩建美术馆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国家画院的专家和各位同行的支持和助力。同时我们还聘请了杜大恺、牛宏宝、谭平、王易罡、孟禄丁、马轲、宋文京、张晓凌、殷双喜、彭锋,岛子、王端廷、夏可君、杨光、孙纲、陈树东、朱伟、吴强等各位专家老师作为美术馆的艺术顾问。韩建美术馆倡导的理念,就是让艺术亲近美好生活,让更多的人热爱艺术,关注艺术,收藏艺术。

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