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连玉,男,汉族,198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石楼县公安局四级辅警。

奋楫笃行写忠诚 无私奉献铸警魂

从参加公安工作第一天起,加强政治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便成了张连玉的日常工作准则。他常说,隔行如隔山,要胜任一个岗位,就必须坚持学习,增强素质,努力做“复合型”人才,才能做到永不落伍。

早在2009年起,他一直在县局办公室工作,期间共撰写新闻、调研稿件800余篇,其中多篇稿件被省市相关媒体采用。2016年调整至辛关派出所工作,期间协办案件、调处各类纠纷200余起,赢得了辖区群众、企业的高度赞誉。2020年石楼县公安局深入推行“所、队、站”合一警务机制改革,张连玉又成为了一名交通辅警,为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实现思想观念转换,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掌握与交通管理等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期间,共协助查处机动车违法600余起,接受群众求助70余起。

张连玉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乐于助人,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重视自己所接待的每一个人,重视对待群众的每一个细节,把思想规范到“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和尺度上来。辖区的“黄河奇湾”旅游景点,游客众多,尤其是重要节日,景区安保压力较大。为确保重要节点景区的绝对安全,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心、和谐的旅游环境,“五一”“国庆”等重点节日,张连玉都会主动放弃休息,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景区安保工作中。2021年国庆假期,张连玉和同事们在景区执勤完天已经黑了,回到所内时,又接到指挥中心的转警电话,一女子报警求助:“其与母亲在黄河奇湾旅游完后,返程途中因不熟悉路况,误入山路,车辆陷入坑内,请求民警前往救援。”接警后,因为张连玉对辖区各地方的路段都了解,所长指派张连玉和同事们前往救援,他首先通过对景区周边道路分析,断定其母女二人驶入景区周边刘家庄村委枣塌上自然村的山路。他和同事们立即带上铁锹等工具驾车前往救援,到达现场后通过给坑中垫土等一系列救援措施,历时一个半小时,成功将其车辆解困,并一路引导母女二人驾车驶出辛关辖区,踏上归程。

脱贫攻坚当先锋 架起警民连心桥

从2016年到2021年,张连玉一直作为石楼县公安局派驻辛关镇张家坡村的第一书记。从“警官”到“村官”,身份变了,但服务群众的心一直没变。五年来,他的脚步走遍了整个张家坡村,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这样一位“第一书记”:他身着警服,年轻干练,精准扶贫,真抓实干,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小张书记”。

他白天入户走访开展调研,晚上挑灯夜战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很快掌握了村情、民意。张家坡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地无三尺平,人无挨家富”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特别是看到贫困户住在危房中因病、因学、因残等致贫的现状,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农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五年间,他先后争取资金80余万元,开通及维修9个自然村19条83公里田间路,惠及6000余亩耕地的产出运输;争取资金87万余元,新建蓄水池7个,铺设供水管道11公里、输电高压线5公里及配备相关设施,解决了全村人饮水困难问题;通过与县国土、水利部门协调,争取资金治理耕地400余亩;争取到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余万元。2019年,张家坡村实现整村脱贫,稳定脱贫201户624人,贫困发生率1.1%,受到了中央第三方评估的充分肯定。

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作为,把为民服务变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贫困户中,让他记忆最深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高学军老两口,老两口年迈多病,劳动能力较弱,儿子早年因车祸去世,女儿外嫁也无力照顾,主要依靠自家耕地获取微薄收入。自从张连玉担任第一书记以后,帮助老两口稳控病情、早日脱贫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他多次联系镇政府民政部门,给老两口解决了低保,通过卫生院又给办理了慢性病双签约,针对老两口特殊情况通过村委会议研究,从集体经济中以救助形式长期发放每月100元。每年的春耕秋收是老两口最犯愁的时候,张连玉就组织村干部到其耕地里帮助耕种秋收。他始终把老两口当成亲人,极尽可能地为老两口提供帮助,每月不定期地去家中进行看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他说不仅要解决老两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更要彻底解决他们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后顾之忧,让老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他,不平凡的是张连玉用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公安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满腔热血。这也许就是张连玉执着奋战了10余载,无怨无悔、毅然坚守在公安辅警岗位上的最美理由。

来源:吕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