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专项督查通报显示,最近2周,全市新增农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建缴住房公积金试点户204户,累计达667户。

“目前,我们正在与有意向的农户进行面对面宣传试点政策,力争符合条件的试点农户应建尽建。”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宿城管理部主任赵斌表示。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宿迁农村人口多、人居环境较差、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明显,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推进“四化”同步改革和统揽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积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将农房改善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待遇,补齐短板弱项,助推乡村振兴。

为确保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面开展农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建缴住房公积金试点工作。

据了解,试点文件明确,只要是列入2021年-2023年深化农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的农业转移人口,2018年-2020年期间因农房改善已搬迁但尚未购房(安置)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意向购买宿迁市区及洋河镇、宿豫区来龙镇、宿城区龙河镇镇区范围内的商品住房,以及在上述区域国有建设用地上建设的可以办理抵押登记的搬迁农户安置房的农民用户,均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

在缴存住房公积金时,需要取得住房公积金缴存资格认定通知书,且未开设职工公积金账户,农民朋友男性低于50周岁、女性低于45周岁。如果搬迁人年龄超过了,与搬迁人在同一户口簿上符合条件的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开设公积金账户。

“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自主选择在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所辖市直、沭阳、泗阳、泗洪、宿豫、宿城六个管理部中的任一管理部办理缴存开户手续。”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时,只需提供身份证、缴存资格认定通知书、住房公积金开户申请表等资料即可。

农民用户申请公积金贷款采取按户方式确定贷款额度。按162元/月—430元/月缴存的,每户可申请10万元—30万元公积金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0倍,若公积金账户余额较少,可在申请贷款前通过一次性补缴住房公积金方式提升贷款额度。办理公积金贷款仍有资金缺口的,可申请办理组合贷款。

试点新政刚一发布,立时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试点新政的真正受益群众却波澜不惊,反应平静。“涉农房改善群众的这一反应,打得我们措手不及。”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前,为保障试点业务开展,中心职能科室和6个管理部精心筹备,足足提前了半个多月,“我们把开办业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都演练了一次,确保试点业务万无一失。”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直管理部主任赵敏说。

面对事与愿违的巨大反差,中心很快找准了问题的症结。事实上,广大农房改善群众对公积金制度没有任何概念,至于试点新政能为他们带来的益处,他们更是一头雾水。

信息不对称,对试点政策不了解,是横在农房改善群众心中的一堵墙。“当务之急是要强化试点政策宣传,只有把制度的好处讲透、把实实在在的经济账算清算准,群众才能接受,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才能落到实处。”刚刚履新的宿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晓刚再三强调。

随之,系列强化试点政策宣传的行动次第展开,中心专门印制宣传彩页,涵盖政策背景、试点对象、建缴标准、贷款额度、利率差额、业务要件、联系电话等等,小小的宣传彩页,内容是细之又细。

中心所属各管理部组成专门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房改善村居,进村入户,面对面讲解政策,同时通过速新闻、“宿迁公积金”官方微信等渠道广泛开展线上宣传。

国庆期间,通过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发送短信21万余条,让节日期间返乡的亲友熟知政策,讲解政策。此外,考虑到部分农民用户对开户流程比较陌生,中心开通了服务热线,对于特殊申请群众,管理部委派工作人员上门帮办服务。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分管条线领导,县区分管领导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办会、交办会,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剑指农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建缴住房公积金试点工作。

2021年8月底,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刚一趋稳,市委副秘书长、市农房办主任张保平就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召开专题推进会,研究部署农房改善中农业人口建缴公积金事宜。“将农房改善中农业人口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是宿迁市深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创新项目,旨在破解农民群众购房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满足广大农房改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中心将市邮储银行纳入住房公积金承办受托行,充分发挥该行乡镇网点多、渠道密、覆盖广等优势,最短时间内将政策送到广大农户手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周通报制度显示的数据彰显出试点新政逐渐向好的信息,2022年1月4日至14日,两周时间,全市新增试点建缴户累计达667户,从2021年9月底的13户,到现在的667户,历时不到4个月。

市洋河新区仓集镇缴存户王先生,是全市试点新政实施后开办的第一户,“听说农房改善群众能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我开始还不敢相信,直到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和镇里的干部上门宣传,我第一个申请缴公积金。”王先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算了一笔账,以15年期30万元贷款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为例,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为贷款建缴农户节省利息支出63218元,这等于为我们农户增收一大笔钱。

“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建缴住房公积金农户突破1000户,确保这项惠民实事工程办实办好。”王晓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