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网红词。其大意是有些人宣称自己不再努力,打算从此随波逐流,安于现状。天天把“躺平”挂在嘴上的,其实是一群被“996”搞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的青年白领。那些为多挣一点加班费,主动要求加班加点的生产流水线或建筑工地的工人,是没有功夫谈论“躺平”不“躺平”的。跟他们谈“躺平”,无异于“何不食肉糜”的残忍。由此看来,嚷嚷要“躺平”的,其实是一种小布尔乔亚的矫情,一种“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式的情绪宣泄,抱怨一通后照样投身到“996”中去,房贷、儿女教育等如山的压力,根本容不得他们真正地“躺平”。

事实上,“躺平”有两种,一种是思想上的躺平,即主观上不思进取,累了,倦了,烦了,只想就此止步,安度一生;另一种是行动上的躺平,就是在客观行动上不再努力,懒于去争去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将二者进行列联分析,分思想上是否躺平和行动上是否躺平,形成一张二维列联表,就出现了四种情况:思想上、行动上皆躺平,思想上、行动上皆奋进,思想上躺平、行动上奋进,思想上奋进、行动上躺平。

中国传统的格律诗讲究粘对、韵律和平仄。其中,讲究平仄是为了诗词诵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律动感,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最忌讳的是“孤平”,若犯了“孤平”,则要设法“拗救”。人生也是这样,不能犯“孤平”,有起伏、有波澜、有奋进的人生才有意义。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生也是这样。思想上始终奋进,行动上偶尔“躺平”,所谓“平平仄仄”,也许是“青白”们(青年白领)和“青椒”们(青年教师)值得尝试的一种生活状态。

一言以蔽之,对“躺平”要辩证唯物地看待。偶尔躺平,对于那些承受巨大生活压力、神经上时刻紧绷的年轻人来说,也是有正功能的。休整调养一下,静思沉吟一会,聚焦目标,厘清思路,然后奋起,更好地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