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都十分受到外界的关注。然而在现今社会,许多家长教育的理解却貌似脱离了它的本质,“唯分数论”日益兴起。

事实上,家长之所以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主要还是担心学生不够优秀,无法在激烈的竞争分流中走到最后。但在这种观念下,应试教育的“内卷”情况格外突出,有些家长为了带学生“追进度”,不惜将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到“超前教育”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市场上流行的类似于“幼小衔接班”、“幼儿英语启蒙”、“国学启蒙”等课程,往往就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对学龄前幼儿进行超前应试教育。

小学生迎来了好消息,“超前教育”或将要被取消

此前,不少私立幼儿园为了提高生源获得更高的收益,纷纷打出了“幼小衔接班”的广告,表示会提前教授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拼音、汉字、算数等课程。

虽说参加幼小衔接班,能够让学生快速跟上小学课程进度,但殊不知这只是揠苗助长的行为,“超前教育”不仅不能够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好学生,还增加了孩子学业的负担,甚至还容易出现“二年级现象”以及厌学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明确表示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不得出超标培训的情况。

此消息一出,让许多年轻的家长松了一口气,网上有家长感叹,终于可以与孩子和平共处,不用再当“虎妈”“后爸”,也不用再“鸡娃”了。

为了让调整更顺利,2022年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任何好的政策,如果想更好地落地,一定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取消“超前教育”后的教学转变,2022年起入学的小学生也或将迎来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小学一年级上半年设置为“适应期”

针对幼、小两个教学阶段衔接不上的问题,教育部在21年也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97号建议》的相关文件中给出了明确的意见。

具体内容是:从2022年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将有半年的“适当期”,同时教学内容也会随之调整,从原本的文化课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教学课,这样一来学生进入小学后有了“适应期”,就不需要再对“幼小衔接班”耿耿于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还有两门新课程将要上线

另外在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想尽了办法,比如小学阶段增设“书法课”和“编程课”,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相信两门学科的加入,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不同的爱好,同时也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面对调整心里可谓是喜忧参半

面对小学阶段的调整,家长们的心里其实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孩子和家长终于有了既能陪伴又不用为学习“反目”的日子。家长们更不用一边心疼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尝学习的苦,一边还不得不狠下心来逼着孩子学习。

而“忧”的是孩子暂时是快乐了,家长也轻松了,但如果只是自己停下了“抢跑”的脚步,别人家的孩子仍旧努力,自己会不会落后呢?

另外,书法课和编程课的到来虽说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也不作为期末考查科目,但终究会占据学生的精力与时间,反而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看来,家长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毕竟如果只是一味地减负,而不对中、高考制度进行调整,那么一切仍将照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可以理解家长们的担忧,但减少“超前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好事

家长的焦虑不无道理,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减负并不意味着不学习,更不意味着“放养”,而优秀的教育模式肯定也不是“抢跑”式的教育。

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位明事理、有品格,并且懂得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家长们的心态也越发地“功利”。一方面家长不太能够接受孩子未考上大学而被分流,另一方面家长也不希望是因为自己付出的不够未来遭到孩子的埋怨。

但其实只要人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够遵守“规则”,让孩子快乐而全面地成长,这对于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取消幼儿园阶段“超前教育”的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