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到了年底了,很多信用卡用户以及网贷用户再次遭受到了各种身份不明人员拨打的威胁恐吓和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的电话,可是,如果信用卡用户还在逾期中,那么接到催收电话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信用卡用户协商好了,签订好个性化分期协议后却遭到银行公开违约起诉信用卡用户,导致春节期间信用卡用户就连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话,我们认为银行的这种行为完全是是一种非法“逼债”的一种行为,甚至于我们还认为如果信用卡用户因银行违约行为“出事”,银行要担任不可逃避的法律责任。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银行与逾期的信用卡用户既然双方达成了“个性化分期还款”的协议,就说明了银行与逾期的信用卡用户和银行之间有着协议的约束,而一方违反已签订的协议,那么理所当然的被视为违约,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就连银行把签订的协议不当作一回事的话,那么银行的信誉到底何在呢?

近日,我们就接到了一个中信银行卡逾期用户的反映,他和银行之间已经达成了“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而且他也是正常履行协议的过程中却遭到了中信银行的起诉,甚至于还冻结了正在履行协议的他现在就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办法满足,临近春节了,就连吃饭都吃不起了,该如何度过这个有疫情的春节呢?
自1月14日开始,这个自称为银行工作人员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一直拖到现在并产生了各种的费用要信用卡用户承担,更可笑的是,双方达成口头还款协议后,一直拖着不签订纸质的协议,这又是为啥呢?

其实,在最近这些年了,从知名脱口秀演员谴责中信银行泄露个人信息到信用卡用户频繁投诉中信银行委外第三方非法催收,根据黑猫投诉官网显示,中信银行被投诉高达9841件,虽然已经回复了9697件,解决了7048件,据投诉当事人表示,中信银行最终解决方案也只是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而当事人实际遭受到侵害行为并没实际解决,只是用个性化分期还款抵掉了。

从客观的角度来件,各个银行至今未对“身份不明”催债人员的身份做出明确解释,他们到底是不是合规公司的催收人员,为何在催收的过程中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其所隶属公司基本信息,又为何银行金融机构委外的第三方会出现非法讨债行为,甚至可以说,为什么在信用卡用户刚逾期的时候拒绝协商,等逾期时间长了,造成了大量的违约金,又为啥,每次当信用卡用户投诉后才能协商解决问题。
其实,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信用卡催收人员在催收的过程中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信息,甚至于利用非法手段“逼迫”信用卡用户偿还债务,这些催收人员到底是谁?为何又有我们在银行的个人隐私信息,他们是否具备催收资质,在催收的过程中他们利用非法手段迫害逾期信用卡用户,这个责任该有谁承担呢?

本文章鉴于监督权合法权益对于存在的疑问进行询问,不存在任何恶意行为,旨在督促合规处理逾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