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号本栏文章与本报11版文字内容相比,没有删节,请您阅览。

任见:皇后偷汉,皇上格杀进谏者

——任见著《洛阳城》第一百一十一章东都的降格节选

01

有个处士,就是隐士,藏进山中声称不做官的文人,名叫韦月将,也听说武三思和韦皇后淫乱的事了。

皇后和别的男人睡觉的事情传播得就是快,就是野。

韦月将觉得兹事过于严重,而且韦皇后向前追查几辈几十辈,还可能是自己的本家女子,太丢人了。韦月将忍不住了,忘记了自己正在隐居,挥笔草就一份疏章,上奏李显,指出“武三思潜通宫掖,淫乱皇后,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将来必为逆乱”。

02

李显览奏,气得浑身发抖。以恶毒的传闻为真事,把本朕的绿帽子坐实,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显命令立即斩掉韦月将,由黄门侍郎、宫廷监察官宋璟执行。

宋璟接旨后,说:“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案应先由大理寺讯问。查明详情,确属诬告,以法论处。未经审理,即予斩首,于法不合,于理不通,臣恐会蹈前朝覆辙。”

李显已经气得说不出话,宋璟的话又如火上浇油。宋璟见李显无言以对,以为皇帝默许了他的意见,便施礼后退出朝殿。

03

李显急了,突然从御座上跳下,冠冕也掉了,跑出侧门,追赶宋璟。上气不接下气地急奔,头上戴的皇帝幞头拖了好长,差点也掉下来。

看到李显这种狼狈相,一旁的官员心中感慨万千:“究竟不是天子之器,还指望能有什么体统?”

好不容易追到宋璟,李显气喘喘地吼道:“朕命汝斩韦月将,汝想违抗敕令吗?”

宋璟站住,面对气昏了头的李显,以平静和怜悯的态度说道:“朝臣中也有此类传言。俗语道‘无风不起浪’。陛下没有查问上奏所言是非曲直,就下令斩首韦月将,这样做,只能使流言更形猖獗,引起更加广泛的猜忌,朝野异议丛生,最终天下骚动,或会无法收拾。”

04

宋璟坚持无论如何要先审问再定夺。

李显气得脸红到脖子根,怒不可遏地大声喊道:“朕受如此污辱,汝等作为臣子,不但不为朕雪耻,反而还替逆贼说话!韦月将污辱皇后,污辱皇后便是侮辱朕,污辱朕,便是死罪!还走那些形式干什么?还有什么好说的!”

宋璟仍然坚持先行审问,而后决定是否诛杀。宋璟的话,对激动中的李显丝毫没有用处。

看到李显有失天子尊严的举动,宋璟也气愤了,突然激动地说:“陛下一定要斩韦月将,请先杀臣好了。否则,臣终不敢奉制行事!”

05

李显没想到宋璟维护法律如此决绝,竟然将身家性命都搭上了,心中若有所悟,怒气也消了一些。

左御史大夫、朝廷监察官苏珦,给事中、御前督导员徐坚,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尹思贞,都走过来,拱手立在宋璟的后面。

苏珦代表大家说:“目今季节在夏,陛下必欲斩韦月将,夏季也有违时令。违背天道,不可行也。”

06

当时的习惯是,除了特殊情形,执行处斩,通常都在深秋。

李显于是命令将韦月将处以杖刑,然后流放岭南,到得秋季,由广州都督、广州军区司令官周仁轨负责将韦月将斩首。

杖刑其实是很重的肉刑。行刑时,有宦官监督。两边各站三十名官员参观。脱下罪犯的裤子,露出屁股。一个太监拴住罪犯的脚脖子并死死地按住,两个太监用麻袋套住罪犯的上半身,不让其扭动,由行刑手暴打。若是家属托情预先给了行刑手好处的,打得较轻,很快打烂皮肉。若是行刑手未得到好处的,打不烂外皮,臀部之内却已打到骨肉分离。

07

韦月将上奏被刑,震动朝野。

人们钦佩宋璟以死护法的勇气,并且继续对宫中淫乱议论纷纷,觉得大木牌上的揭发“德静郡王与皇后,沉溺于淫乐”更可信了。

受刺激最重的当属韦皇后,竟有人敢于公开揭露她的淫乱丑闻,让她的脸在人面前丢尽了。

当然武三思也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尤其是韦月将,还上奏李显,要求追查。

不杀韦月将,何以出这口恶气?不杀韦月将,恐怕第二个武月将、第三个李月将很快会冒出来。怎么办?

08

武三思通过韦皇后,盗窃出宫中的空白制书,制作了一道皇帝密旨,配上韦皇后的秘密书信,令周仁轨“便宜行事”,以快马送到广州都督周仁轨府中。

周仁轨在广州拥有重兵,前不久又帮助韦皇后报仇,诛杀了韦皇后的仇人宁承基兄弟一族,屠杀了他们的蛮族部落,立了大功,深受韦皇后器重,早已成了广州地面的“太上皇” 。

军事都督,依法监管所有流放到岭南的犯罪者和贬逐官。对韦月将“便宜行事”,对周仁轨而言,比捏死一个蚂蚁还要简单。

09

周仁轨早已看出,现在掌握朝中实权的,非是皇上李显,而是韦皇后和武三思。今后自己要想继续升官发达,非要投奔他们麾下不可。

周仁轨计划进一步为韦皇后和武三思输送金银财宝,打通关节,没想到他们却来烦他办事。这正是“天赐良机”啊。果然,韦月将刚被押解到广州,即被周仁轨收进大狱,根本没有转送到劳动营去监督改造。过了没几天,刚蒙蒙亮,韦月将被拉出大狱,在一个秘密之处被斩了首。

10

韦月将的一块头皮被揭下来,连同他处决前按的手印,一起放入一个锦匣,附上一封周仁轨的密信,十万火急地送到洛阳,由秘密渠道呈交给了韦皇后和武三思。

武三思备了财礼,赠给周仁轨,并有一封慰勉书信。对周仁轨出色地完成任务予以嘉奖,并告知他今后与宫中直接联系的渠道,且许愿将来有机会一定升他的官。

周仁轨从此与宫中联系频繁,成了韦皇后和武三思的得力干将。

11

黄门侍郎宋璟,公然违抗皇帝陛下的命令,而且在李显面前为韦月将据理力争,拒不不执行处决圣旨,难道这就没事了吗?不,武三思和韦皇后睚眦必报,当然饶不了这个危险的政敌。

他们怂恿李显拔掉这条“祸根”,果然,李显下了一道敕令:“黄门侍郎宋璟,出为检校贝州刺史。”贝州是今天的河北邢台,离洛阳相当远了。检校刺史,是名誉长官,没有什么实权。

宋璟早有心理准备。他知道,只要韦皇后和武三思当朝,后面还有厄运等着他。但他已经下定决心,除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会选择另外的路。

12

御史大夫、朝廷监察官李承嘉,谄媚武三思,在朝廷上诋毁大理寺卿、司法部部长尹思贞,说:“公附会奸臣,将图不轨,先除忠臣邪!”尹部长你依附奸臣,欲将图谋不轨,叛乱反朝,竟然还要首先铲除忠良,是也不是?

尹思贞不理睬李承嘉。李承嘉上奏李显,弹劾尹思贞。尹思贞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不饶不退。最终,李显还是将尹思贞外放为青州刺史。青州,是今之山东青州。司法部部长变成青州第一把手,降了不少。

13

有人问尹思贞:“公平日讷于言,及廷折承嘉,何其敏邪?”先生平日不善言辞,但在当廷驳斥李承嘉时,为什么思路那样敏捷,语词那样流利?

尹思贞说:“物不能鸣者,激之则鸣。承嘉恃威权相陵,仆义不受屈,亦不知言之从何而至也。”平常不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刺激它,敲打它,它就会发出声响。李承嘉倚仗后台权势,对我欺压凌辱,激于义愤,我只是不屈,脱口而出,也不清楚那些话是怎么想出来的。

14

洛水南岸交通枢纽大字报事件并未完结,武三思的心腹,御史大夫、朝廷监察官李承嘉排挤走了司法院院长尹思贞,受武三思之命,和武三思的另一心腹郑愔,上奏李显:“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使人为之,虽云废后,实谋大逆,请族诛之。”

通过各方面的调查,汇总结果,判断大字报是敬晖、桓延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等人,为了报复宿怨,彼此秘密联络,指示留在洛阳的同党所为。表面上让武三思背黑锅,进而要求废黜皇后,实际是谋划叛逆,请陛下允许将这五个人灭族。

(选自任见著《洛阳城》第一百一十一章“东都的降格”)

读友您好!若您不想阅读这个卷帘窗中的往期内容,经试验可尽量拨动手机边缘,以快速越过它。特此提示,谢谢您!

请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