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乡(现珠珊镇)有个比较大的村子,叫鹏湖村。村里有个老头叫喻千来,六十多岁。1993年9月1日这天,天气晴好,他像往常一样去田里劳作,后来居然捕了一只好大的甲鱼回来。

喻千来说,他是在村里那条大水圳捉到的,当时这甲鱼正趴在岸边的水草上晒太阳。本来甲鱼不是什么稀奇物,当地人经常见到,但这只甲鱼却不一样,因为太大了,放在脸盆里把脸盆底满满的盖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们都没见过这么大的甲鱼,一时都来瞧稀奇。大伙叫喻千来把甲鱼称一下,整整8斤1两,大伙都惊叹不已。原来当地人所见的甲鱼一般就是斤把重,上了三斤就不得了啦,现如今见到8斤多的,怎能不惊叹!

怎么处理这只甲鱼呢?直接杀了炖了,喻千来可是舍不得,甲鱼可贵着呢!村民们也都建议他先养着,到时肯定有老板来买。

这事越传越广,不仅鹏湖村,周边的十几个村子都知道了。

乡政府有个年轻人叫王建华,宣传干事管宣传的。他跟随乡领导下乡检查工作,在一个村子里听到村民们议论8斤多的甲鱼。凭着职业的敏感,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做新闻的好素材。

王建华立刻赶到鹏湖村,找到喻千来家。当喻千来打开水缸的盖子,王建华伸头一瞧,“真的好大呀!”他脱口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给甲鱼拍了几张照片后,嘱咐喻千来,这只甲鱼先千万要好好养着,这么大的甲鱼可以上新闻了。

王建华赶回乡里,把照片冲洗出来后,便去找乡长汇报,说了自己的想法。搞一个隆重的甲鱼放生仪式,请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来,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珠珊乡的知名度了。乡长看了甲鱼的照片,也觉得惊奇,夸赞他这想法好,叫他快去办理。

第二天,王建华又跑到鹏湖村,把来意跟喻千来一说。喻千来直摇头,要放生也得给钱。名誉什么的在乡下老农眼里都是虚的,还是钞票实打实在。

最后两人谈好,乡里给50元,定在9月8日在新余最大的河袁河放生。然后王建华交给喻千来一张讲话稿,叫他趁这几天好好背下来,到时要演讲。

9月8日转眼来到,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温度适宜。放生地点是在袁河边的一个渡口处,平时只有依稀几个过河的人,今天却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市里来了电视台和报社的,乡里由乡长带队来了一拨,再加上鹏湖村和别的村看热闹的村民,人数起码有上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由乡长讲话,他热情赞扬了喻千来同志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号召全乡人民都要向他学习。然后由喻千来发言,他登上高台,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顿时就慌了,一个普通的乡下老农哪见过这阵势啊!本来背好的发言稿全忘了。

喻千来结结巴巴地“我,我,我。。。。。。”了很久都没说全一句完整的话,台下的村民们哄堂大笑。喻千来更紧张了,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往外冒。

乡长见状,赶紧示意担任主持的王建华宣布放生开始。在王建华宏亮的话声中,放生正式开始。

首先把装甲鱼的脸盆从车上抬下来,然后放到岸边,再由喻千来捧起甲鱼,摄像机和照相机围着他“咔、咔”个不停。那些看热闹的乡民也都围了过来,都想开开眼界,看看这只难得的大甲鱼。

电视台的女记者把话筒伸到喻千来嘴跟前,请他在放生前讲几句话。喻千来此刻还是懵的,张着嘴巴不知讲什么。还是一旁的王建华替他说了几句。

采访完毕,就该放生了。喻千来捧着甲鱼,小心翼翼走到河水边,乡长和王建华在两旁协助。他猫下腰,将甲鱼放入水里,说了一句:“快走吧!”

甲鱼划拉着四只小短腿,一眨眼就不见影了。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事还没有完全结束呢!新余市史志办的工作人员在电视里看到了这次放生活动,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记载的大事。史志办派人去鹏湖村找喻千来详细了解了情况后,便在志书上记下了:1993年9月1日,渝水区珠珊乡鹏湖村村民喻千来捕获一只重达4050克的特大甲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喻千来这个普通农村老头,因一只甲鱼而在志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后人们一看志书就知道他曾经捉了一只大甲鱼,这本身就是一件奇闻。

8斤多点的甲鱼就是稀有的吗?我百度了一下,8斤好像也不算是太稀奇,野生的甲鱼30斤的都有。只有一种可能性,河里的甲鱼是很难长到足够寿命的,如果能活100年,可能二三十年就被捉了。在中国人眼里,野生甲鱼是大补之物,人人看到甲鱼就跟看到了宝贝一样。

九十年代还能看到野生的甲鱼,现在呢,几乎是看不到了。所以,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