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飞行员彼得·卡米查尔在一次关于朝鲜战争的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认为,对于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而言,1952年8月9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当时任海军中尉的卡米查尔率802飞行中队的4架霍克海怒战斗机从"海洋"号航母上起飞执行任务,与8架米格-15战斗机遭遇.在5分钟的激烈空中格斗中,1架米格-15被击毁,另2架米格-15被严重击伤,而参战的海怒无一损失,卡米查尔是欧洲唯一驾驶活塞战斗机击落喷气战斗机的飞行员,同时也证明了海怒的坚固性及优良的空中格斗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克海怒战斗机(HawkerSeaFury)由霍克公司设计和制造的英国战斗轰炸机。它是英国皇家海军最后服役的螺旋桨飞机,也是单往复式发动机飞机最快量产的机型之一。

霍克海怒战斗机设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争结束两年后开始服役。霍克海怒战斗机被证明是一种受欢迎的机型,有多个海外军队使用,并曾用于1950年代初期朝鲜战争期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架海怒在镇南浦以北遭 8架米格15围攻,飞行员P.卡米克尔少尉驾驶 WJ232号海怒击落了其中一架米格,这也是战争中为数不多的活塞战斗机击落喷气机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联合国军”赶回“38线”以南,由于双方在地面形成对峙局面,战争重点又回到空中。此时美军把主要力量放在西欧对抗苏联的威胁,因此寄希望于英国等盟友在朝鲜空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美国威逼利诱下,1951年3月,英国皇家空军从殖民地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调来第88、205和209中队参战,不过精明的英国人为避免一线作战,带来的全是桑德兰水上飞机,只能从事侦察、扫雷等任务。
1951年4月15日,一架桑德兰飞机正在朝鲜西海岸执行任务,突然遭到一艘朝鲜军舰的射击。英国飞行员慌忙驾机逃离,但由于通讯系统失灵,缺乏引导的飞机在黄海上空漫无目的地乱撞,结果莫名其妙地飞到中国山东长山列岛附近上空。中国空军立即出动米格-15歼击机实施拦截。当发现有喷气式飞机出现在头顶上,英国飞行员更加紧张,他们手忙脚乱地把飞机往北开,但在接近韩国金浦机场的那一刻还是失事坠毁,机上14名人员只有两人生还。

误击B-29轰炸机
当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派兵干预朝鲜战争时,英国并未做好准备。英国航母“胜利”号和“雅典王子”号虽然参加了1950年9月的仁川登陆,但因自身事故造成的人员损失远超过战斗损失。更要命的是,由于“联合国军”缺乏统一指挥,英军对美军的作战任务计划无从知晓,经常导致误击事故。
1950年9月28日,当英军“胜利”号航母驶离朝鲜东海岸时,舰载雷达突然捕捉到不明信号,于是一批海火战斗机紧急起飞拦截。英国飞行员怀特在相距900米时发现一架体形庞大的飞机,他还没来得及发出警告,后者竟然已抢先向自己开火,怀特理所当然地把这架飞机当作敌人。经过一番混战,目标被击中起火,几名弃机跳伞的飞行员被英国驱逐舰救起。等怀特见到这些手下败将时,才发现他们居然都是美国人。原来怀特拦截的是美空军第22大队的B-29轰炸机。事实上,在1950年10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前,英国航空兵在朝鲜战场上只出动了极少架次,却损失了33名飞行员,其中只有7人是死于朝军之手。

实际上,最为中朝战士痛恨的英国飞机倒不是前面谈到的战斗机或巡逻机,而是绰号“南风”的战术观察机,这种飞机主要执行战场侦察和火炮射击目标定位任务,为“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如果该机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通常预示着一次空袭或炮兵攻击即将开始。
1953年,“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上甘岭发动攻势,英军千方百计拒绝参加地面进攻,但同意增派第1913空中联络中队支援美军。该中队拥有6架南风观察机,专门为美国炮兵寻找中朝军队暴露的炮位和后勤仓库,并协助己方火炮对其进行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飞行员们平均每天出动7架次,每名飞行员每月飞行45小时。由于自身防护能力极弱,结果南风飞机的战损率极高,共有4架飞机被击落,飞行员丧生,另有1架南风飞机在执行观测任务时因误算高度坠入山谷,1913中队几乎全军覆没。
当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一签署,英国根本不管美国的态度,第一时间就开始撤退航空兵。伦敦很清楚,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地方呆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