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英国驻安东的大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韩之釜山,可由铁路通至奉天矣。此路成立之后,将来日人往北清者必经此路。其往欧洲者,亦取此道转西比利亚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是英国大使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鸭绿江架桥协定》后所说的。而这架桥协议的背后,藏着日本侵华的野心和证据。1900年7月俄罗斯利用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趁机占领了东三省地区。并且趁此机会与清朝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

这一条约表示俄罗斯占领军将从中国东北撤出,但是在条约签订之后,俄罗斯只进行了一次撤兵行动,便不再履行条约的内容。这一行为遭受到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反对。

毕竟当时对中国虎视眈眈的不仅仅只有沙俄。于是在1903年日本与俄罗斯因朝鲜与中国的问题提出交涉,但是双方的谈判不欢而散,甚至直接断绝了外交关系。因为此事的影响双方之间都在暗搓搓的准备战争。

1904年的2月8日日本驻扎在朝鲜的军队突袭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的舰队。此次突袭导致了日俄战争的爆发。日俄战争所涉及的地区有: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黄海以及日本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觉得日、俄双方都是得罪不起的主,便没有参与双方之间的战争,而且面对俄罗斯、日本对东三省百姓的欺压也默不作声。在日俄战争中,俄罗斯一直处于下风的位置。

因为相比日本而言俄罗斯的后备补给不足,而且将领的指挥能力也不行。1905年5月,俄罗斯因国家内乱爆发以及战士士气低落问题,对日俄战争越来越力不从心。对于日本来说俄罗斯战败早已是时间的问题。

但是这个时候美国突然出面充当和事佬,建议双方和谈。俄罗斯便借此机会坐下来与日本正式和谈。并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但是在这场日俄之间的战争中,中国东三省的人民遭受到战争的浩劫。因为清政府的无能,日、俄不停的对中国的领土进行侵犯。

甚至在此次战争结束后,日本不仅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还获得了中国铁路的主导权。在这场战争之后清政府被日本逼迫签订了《鸭绿江架设铁桥协定》。因为在这一协定签订之前,日本早已在鸭绿江建起了中国链接朝鲜的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建立大桥并非日本的真正目的,在那个最快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的时候,而且要想运送大量的物资以及将士,火车是最有优势的。但是要想火车通行必须要有铁路,所以日本建桥的真正目的是建立安奉铁路,连接中国到朝鲜的京义铁路,方便在战争时日本在朝鲜和韩国的军事装备以及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中国。

就如同在文章的开头那位英国大使所说的,如果一条铁路线从东三省的奉天直接通向韩国的釜山,那日本在以后前往中国并将靠着这条铁路线,不仅如此更是可以转战欧洲。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一场非常浩大的工程,可是日本早在日俄战争中便已经埋下伏笔,并且降低这条连接铁路的难度。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期间,日本借口声称后背补给不足,需要铁路运输。于是强行在东三省地区修建轻便铁路,名为安奉铁路现在改名为沈丹铁路。

这条铁路虽然名为安奉铁路,但是它在日本人的眼里是不完美的。因为这是安奉铁路的前身。也是日本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见证了日本的罪行,也成为日本侵华最有力的证据。安奉铁路于1904年开始建立,1905年竣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奉铁路西边起始于奉天市(现沈阳),东边至安东市(现丹东)。贯穿中国的东北,与沈大铁路还有京哈铁路相连,是辽宁省非常重要的铁路轨道。也是那个时候从外界进入丹东的唯一一条铁路线。

这条铁路向内可以通到哈尔滨与北京,向外可以通到朝鲜边境。虽然这条铁路是在1905年才完成的彻底竣工,可是在日俄战争期间,安奉铁路仍然为日本运送了日军270万余人,运送资物资267万吨左右。

可以说日本在日俄战争的胜利,安奉铁路功不可没。在日本与俄罗斯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中,有一项条约明确规定:俄国政府将长春以南至旅顺铁路以及支路,全权交予日本政府管理。并将该区域铁道内所有附属的一切财产等均转移给日本政府。

这也表示俄罗斯即将退出中国东三省的舞台,但是东三省的磨难依旧没有结束。1905年11月日本代表到达北京,与清政府商谈《朴次茅斯和约》中东三省铁路的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时长长达五个星期。清政府深知安奉铁路的存在,对于中国的东三省来说是莫大的隐患。于是在这五个星期内,清政府多次要求日本拆除未经允许建筑的安奉铁路。但是都被日本无理由地拒绝

最终在日本的强压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日东三省事宜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不仅代表中国同意日本在东三省建设安奉铁路。还将安奉铁路交予日本打理。

在《中日东三省事宜条约》的附约第六条表示:中国(清)政府允许日本政府继续经营安奉铁路,并将此铁路改为转运各国运输工商货物。限两年时间将此铁路改良竣工(除运兵回国耽误的时间)。限时十五年,截止期限后日本政府可根据建制各物估价售卖于中国。日本关于铁路的改良计划需与中国商议

因为清政府的无能最终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日东三省事宜条约》。条约签订不久,日本利用条约的漏洞,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1906年呢,日本在大连建立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会社表面上是经营东北南部的铁路活动,实则实行的是日本对东三省的侵略以及对东三省百姓的虐待行为。根据条约规定日本在签约后的第二年,要向中国提出关于安奉铁路的改建意见,并且要进行双方妥协商议。

可是日本因为元气尚未恢复,并且要率先改建南满铁路,导致安奉铁路的改建时间一拖再拖,直接拖到了1909年。同年1月31日日本要求清政府速与日本使者共同协商改建安奉铁路。

可是按照规定日本政府并没有按条约规定的时间对安奉铁路进行改建。所以这个条约就可以作废。但是清政府在这件事情上选择了通融商办。但是在商讨过程中,日本严重侵犯了东三省的权益,侵占了中国的权益。于是当地的东北人产生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面对百姓的强烈反对,徐世昌只能在3月17日向日本驻奉天总领提出了交涉方案,要求日本在安丰县不设附属地,不配备守卫兵,由清朝设立警察,撤出日本的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日本方却以安奉铁路是南满铁路的一部分为理由,拒绝了东山省维护主权的要求,并且开始对清政府进行打压。而此时清政府的很多官员,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日本要求改良安奉铁路的狼子野心。

东山省的总督锡良便在交给外务部的信中指出:日本人改良安奉铁路其阴谋之心狠毒,此路线有两端,一端与朝鲜的京义线相连,一端与南满洲线相连。铁路一旦连通,可以直接从仁川到达奉天,从奉天的北面到达长春,南面到达大连旅顺。可以说这条铁路的建成,使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从小步走变成大步跑。
同时锡良还指出:安奉线万不可与朝鲜的京义线相连,否则届时国界混淆、国防坐失,其后患无穷。

清政府自然深知这里面的危害,也曾多次提出抗议协议。但是最终在日本的高压威胁下妥协让步。

1909年8月20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议定安奉铁路节略》。就这样安奉铁路的交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但是日本的狼子野心怎会就此停歇,在中日签订《中日议定安奉铁路节略》之后,日本私自在中国与朝鲜的交界处鸭绿江江面上建起了铁桥,用来实施早已定下的安奉线与京义线相连接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日本私自动工完全是藐视中国权力的做法。随后清政府派使节向日本询问情况,反得到日本无理的答复:如在中国境内未经商妥,遽行举办,断非敝国本意,果有其事,当系经理人之误会,实深抱歉。

这是日本人当时的狂妄,也是清政府当时的无能。最终在1910年4月4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鸭绿江架设铁桥协定》。1911年3月11日安丰铁路正式通车,同一时期鸭绿江大桥也完成竣工。

就这样日本政府梦寐以求的将东京和奉天直接联通的目标实现了。这是日本为侵略中国所做出的准备。可以说呢安奉铁路的建成,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还将日本的侵略我国主权的既成事实变成合法化。

这条铁路从开始贯穿了辽东半岛的北部,到后来的朝鲜京义铁路。如果必要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可以直接渡过日本海到达东北地区的奉天。在修建铁路的时候,日本还私自修建了从安东县到达大石桥的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路线把北京轻易地露在日本人面前,也方便了日本将北京作为主要的目标。安石线的建立可以让日军渡过辽河,到达天津和北京。在距离上大大缩短了东北到天津和北京的距离。

不仅如此这条铁路线在修建的时候,不仅没有耗费日本的经济,反而还帮助日本掠夺了东北许多的煤铁资源。因为日本只是一个小的岛国,国内的矿产资源是极其匮乏的,日本对于矿产资源的获取全部来源于国外的市场。

在东三省地区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矿居多。而安奉铁路的修建让日本有机会获得东三省的煤矿。他们在修建安奉铁路的时候,对东三省的矿产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但是他们都是悄悄的开采,悄悄的运走。直到1909年协议的签订,使得日本可以光明正大开采东三省的煤矿、铁矿、锡矿等稀有资源。日本将大部分矿产资源,通过安奉铁路运往朝鲜以及日本管辖的东北钢铁厂进行加工。据统计1927年日本非法掠夺东三省煤矿共8.67万吨,1932年本溪所产的铁矿将有85%被日本通过安奉铁路运往日本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日本靠着安奉铁路侵华的事情,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种种历史事件都表明了这条铁路线与南满铁路的配合,使日本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对中国人民的侵害。这条铁路所带来的证据我们都心知肚明,它帮助日本打败了沙俄,也帮助日本侵略了中国。

如果说南京大屠杀需要证据,那安奉铁路完全可以做一个证据出现,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不知有多少的日军通过它到达中国。日本通过安奉铁路建立了一侵华之而这条铁路也成为日本侵华最好的证据。因为它见证了一切,直至今日都在见证着中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