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许昌,说到杂炣,或许有人会感到陌生和好奇,怎么会叫这样一个名字呢?正宗的杂炣是用牛肝、牛肚、牛血、牛肠等牛杂食作主料、再配以禹州粉条、油出豆腐等现吃现做的一种“杂烩菜”,故而称作杂炣。杂炣是河南禹州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尤以顺店杂炣最为有名。杂炣配火烧那可算是绝了,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搭配着吃,杂炣的鲜香味,配上火烧的面香味,啧啧,现在想想还是流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杂炣是一种街头大众风味小吃,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在食客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一张案板,两口大锅,几张简陋的桌子,几只矮矮的板凳就支起了一个杂炣摊。案子上摆放着事先煮好的牛杂和各种各样的佐料,还有一筐地道的禹州粉条和一盆炸得焦黄的油出豆腐。摊前两个大火炉,一个上面放着大桶子锅,里面炖着香喷喷的牛骨头汤,另一个上面放着专门用来做杂炣的广口铁锅。有人来吃了,师傅便抄起铁锅支在火炉上,起上几瓢熬了一夜的牛骨汤倒入锅中。禹州粉条是杂炣中不可或缺的菜品,取一把在热水中浸过放入锅中,烧开的锅里顿时显得十分充实。然后再把切好的牛杂和豆腐丝依次放入,由于牛杂都是煮好的,豆腐丝也是炸好的,在杂炣快要出锅前才将这些东西放进去,以保持牛杂和豆腐丝的鲜味。这个时候,杂炣鲜美的味道还没有出来,需要加入各种佐料,如花椒、小茴、味精等,待到锅里的粉条炖得晶莹透亮时,再加入时令的蔬菜,只消几分钟一碗杂炣就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的时候,杂炣只是在农村乡间流传,到如今,城里人也开始喜欢吃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逢到庙会,常能见到卖杂炣者,他们用拉着一个硕大的炉子,架上一口大锅,牛骨汤沸腾翻滚,香气四溢,里面的内容隐约可见,诱人食欲,让人垂涎欲滴。现如今,顺店镇街头的杂炣摊前,一年四季来吃杂炣的男女老少依然是络绎不绝,清晨起来最过瘾的当然是吃上一碗杂炣,在牛杂的香味和粉条的滑溜中开始一天的劳作。这正像老北京把豆浆油条、陕西人把羊肉泡馍、河南人把包子油馍胡辣汤当作日常的早餐一般再平常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时,人们往往携带烧饼、锅盔、馒头等物赶到杂炣店,喝口肉汤,吃些杂炣肉,泡个饼吃——杂炣泡馍可不比羊肉泡馍逊色。杂炣是好吃的,一碗汤鲜味美的杂炣,里面的食材可真不少,荤素搭配、麻辣鲜香;杂炣又是普通的,一碗平平常常的街头小吃,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它却是人人都享受得起的大众美食。小伙伴们,河南禹州美食“杂炣”,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