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和科教兴国两大政策背景下,如何发展科技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难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此盛通教育研究院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课程研发结项的评审和研讨,全力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月22日,盛通教育研究院召开2021年课程研发结项评审会议。参与课程研发结项评审会议的嘉宾有盛通股份董事长、盛通教育集团总裁贾春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及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董艳,北京师范大学创客教育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傅骞,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高宏钰,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袁中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NOI金牌教练韩冬兵,全国十佳科技教师、北京市第二中学教师高凯,全国知名创客教师吴俊杰,北京市第171中学小学部信息学社团教师、北京市少年宫车辆模型教师刘辰。此外盛通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莎莎,以及盛通教育研究院课程研发中心的教研核心成员参加了会议。

盛通股份董事长、盛通教育集团总裁贾春琳为会议致辞。他指出,盛通教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呈现蓬勃向上的态势,始终致力于研发符合青少年科技素养成长的科技课程,帮助传统教学思维向新形势下转变,提升人工智能时代下青少年的科学意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盛通教育坚持初心,不断进取,保持创新,通过教育研究院把优质的科技教育产品、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推广出去,传播到盛通在全国的每一所校区。

随后,教研老师分组进行了课程介绍汇报,从图形化编程、Python课程、C++课程和大颗粒、积木KIRO、单片机3.0、人工智能启蒙、威儿、威奇和AI交互等课程详细展开,围绕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研究成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进行PPT展示。评审专家组取了各位教研老师的讲解,认真仔细审阅了各类课程的内容及教研成果等相关资料,并向教研老师进行现场提问、答辩,进一步深入了解课程研究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同时还就课程的创新特色、教学方法、不足之处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指导性建议。

课程研发结项评审会结束后,盛通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莎莎做了总结讲话。她表示,本次评审会议虽已结束,但研究院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课程仍需做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提升盛通教育及旗下科技品牌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在结项评审中各位评委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对各课程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今后盛通教育研究院课程研发中心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项目的后续建设,提升研究院整体课程科研项目的研究水平,开启与各大名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重大成果培育等方面的合作,借助名校在教育领域的专业资源,对现有课程、服务及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面整合与升级。同时聚焦科技最前沿,致力于引领尖端科技在教育场景应用的探索和研发,使盛通教育在教学科研的总体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与模式也应与时俱进。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让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的普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盛通教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课程从教学理念、授课方式、成果培育上,均已日趋成熟且满足市场对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不难看出,科技教育这条赛道上,盛通教育已然摸索出一条完全成熟的自主研发课程产品、平台的发展路径,为中国青少年能更多地走向世界,以更具国际化的事业和多元化的技能应对人工智能渲染下的未知世界而不懈努力,同时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