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太湖源省级森林公园、昌化省级森林公园等9个市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地。这里是浙西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安天目山

这里的物种有多丰富?

据历史资料整理形成的初步物种名录,临安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维管植物、大型真菌和水生生物5大类共546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8种(占全省的56.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占全省的40.7%),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6种(占全省的62.3%)。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黑麂、华南梅花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梅花鹿 章叔岩 摄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秋沙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中华水韭、莼菜、南方红豆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银缕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目铁木 刘柏良 摄

依据2021年2月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临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增了13种。兽类、鸟类分别增加了5种和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增了31种。

近年来

在临安发现了不少新物种和新记录

随着近年来调查工作的开展,在临安发现了不少新种和新记录。其中蕨类植物增加4属、种子植物增加4科、昆虫类增加29科、两栖类增加1科、爬行类增加3科、鸟类增加4科。

2021年5月在临安进行水生维管植物和周丛藻类的调查期间,接连发现居群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和5000株左右超大面积中国特有濒危水生蕨类植物——中华水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水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发现野生莼菜

由于关键生境面积和质量得到改善,不少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增加了。华南梅花鹿由原来的80头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梅花鹿 章叔岩 摄

天目铁木由2006年的188株,增加到现在的2000余株;

羊角槭由2006年的106株,增加到现在的464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莼菜花

多项举措保护临安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不断丰富,离不开临安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举措。

近年来,临安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战略,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科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监测、评估、宣传等机制,对珍稀动植物实现应保尽保,实现保护区域化、网格化、全民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临安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警务“五联”机制。

2018年,临安坚持机制创新,注重发挥合力,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率先成立了浙江省首个生态警务室。作为派驻保护区的警务工作室,融合环保、治安、交警、森警、保护区内保安、景区保安、公益救援六支队伍力量,运行“五联”工作机制并规范运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凉峰 刘柏良摄

开展常态联防、生态监察、节点联勤、应急联动、部门联商、区域联管等工作,让各支队伍发挥各自职责力量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逐步实现由单一化保护向区域化、网格化、全民化发展,推进清凉峰、天目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规范化、长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安河道上出现的白鹭越来越多

同时,临安还强化智能保障,注重“硬件保护”,实行无人机巡护,站点、道路、防火、巡查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坚持科研为先,注重“科学保护”,有序开展各项监测工作和物种研究工作,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监测、扩繁、栖息地改良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繁育等方面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坚持科普宣教,注重群众参与,提升了各个层面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资料:杭州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