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1月24日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其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
此前,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38万人。
据南都记者了解,新生儿户籍登记数据与实际全年出生人口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家庭因为麻烦或因为逃避各类生育限制惩罚性措施可能选择在孩子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不及时去上户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规章规定,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到公安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根据《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在当年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2021年的这一数据较2020年减少了116.2万人。
在2021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官方明确提出,“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并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
随着社会抚养费取消,超生处罚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未来,新生儿的户籍登记率会进一步提高。实际上,此前,有人口研究专家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年度户籍登记及时率已经不断提高,目前已超过80%。
无论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是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户籍登记数据,我国出生人口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下降、当代年轻人婚育推迟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是2021年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三个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新冠疫情大流行持续也压抑了部分的生育需求。
未来,出生人口仍然可能会有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健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内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20-34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规模在2030年前下降明显,这将给出生人口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同时,年轻人生育意愿也走低。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披露了最新的数据: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
此外,我国处于婚育年龄推迟的进程之中。人口专家认为,未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中国女性婚育年龄仍有进一步推迟的空间,这意味着,婚育年龄推迟对中国未来的生育率的抑制作用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发自北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