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柳州1月25日消息(记者黄月芬 通讯员黄尚宁 林孜)近日,柳州市融安县以6.74公顷水田指标兑换柳州市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库中的17.8公顷耕地和1.59万公斤粮食产能指标,解决了永福至浮石公路项目的耕地占补问题。这是柳州市综合施策解决耕地“占补难”、打通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作为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2021年共有12个重大建设项目需要落地,用地需求量大,而耕地占补指标匮乏是项目落地的一道坎。“耕地保护是红线,占补平衡是底线,‘用地难’归根到底是耕地‘占补难’,倒逼着我们在补充耕地指标上想办法。”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通过综合施策解决耕地“占补难”,有效打通了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争取自治区指标调剂,是柳州市解决“占补难”的又一办法。2021年,融从高速、贺巴高速等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落地,需要调剂保障大量耕地占补指标。对此,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申请自治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获得耕地指标393公顷、水田269公顷、粮食产能442万公斤,不仅解决了项目落地难题,还为业主节省指标购买成本3.25亿元。

在耕地保护实践中,柳州市出台落实占补平衡政策指南,明确各类建设项目耕地占补责任主体、落实方式等内容,引导业主切实承担起耕地占补的法定责任,形成了解决“占补难”“落地难”的组合拳。

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是占用耕地较大的项目,通过单一方式解决占补平衡难度极大。柳州市充分调动全市补充耕地指标资源,通过“自治区平台买一点、市级层面凑一点”的方式,以有偿交易和本级调剂的办法填补了占补指标空缺。据统计,通过创新方法、综合施策,柳州市全部落实了12个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共保障补充耕地指标828公顷、水田399公顷、粮食产能867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