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女性主义在 1968 年法国“五月风暴”后分化成两派:英美女性主义 Anglo-American

Feminism 和法国新女性主 义 French New Feminism。前者更注重文学批评,特别是对经典文本的颠覆;后者将视线投射在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分析等理论方面。法国新女性主义批评借鉴解构主义理论,将妇女问题的症结归结于语言。根据德里达的二元对立逻辑批判,新女性主义质疑了西方传统中将男女割裂、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或菲勒斯 phallogocentrism 话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女性被“她者” 化,或边缘化。这种封闭的话语体系巩固着男性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反过来进一步制造并维护男性的话语。新女性主义者认为用这种话语书写的女性文学不可能是真正的女性文学,女性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即一种基于女性的主体意识得以凸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保持女性特有价值的同时,反对以所谓平等的借口将女性变为男性。这就避免了中国新的体系陷入新的二元对立的逻辑之中。

从翻译研究理论发展的大背景以及翻译与性别内在的联系来看,女性主义触发翻译研究的反思是必然的。17世纪法国修辞学家梅内 Menage 有一句名言 “Les belles infideles”,即翻译像女人一样,漂亮的翻译不忠实,道破了潜藏在西方译论中的双重歧视,也反映了文学等级系统中与社会等级体系中翻译与女人劣等的地位。与传统译论对“一致性”的诉求相反,女性主义翻译致力于 “差异的凸显”。“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不拘泥于与原作的致:二是强调女性话语与男性话语的差异。这样的恩想一方面抛弃了传统的以原作为中心的翻译理念,肯定了影响翻译行为的各种因素:另一方面借翻译的灵帝,构建女性话语的壁垒。

具体策略:补充supplementing、加注与前言prefacing and footnoting、劫持highjacking。补充是指译者对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子以平衡的做法,是译者的创造性行为;前言与加注指女性译者对翻译过程的描述,以突出女性译者的差异性翻译。在前言中,女性译者会阐述其对原作意图的理解及其翻译的策略,而“劫持”指女性主义译者对原作的挪用,赋予不具女性主义色彩的文本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雪莉,西蒙 Sherry Simon 执教于加拿大 Concordia University,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文学研究。《翻译中的性别:文化身份和传播的政治》(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1996)是她的重要译学理论专著之一,也是西方第一本全面论述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问题的学术性专著。主要探讨作为政治与文学运动的女性主义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认为翻译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无限的文本链与话语链中的意义的不断续的延伸。这样,翻译就如同彰显了译者主体性的写作行为,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的改写行为。女性主义者在语言与翻译中寻找性别的后天建构过程,通过大胆的重读和改写等实践重新书写女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