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股价最坚挺的上市房企是龙湖。

女老板吴亚军掌舵的这家房企,除了低杠杆率外,最让外界放心的是,对战略的坚持与兑现。

十年之前,他们确定了“持商业”战略——每年将销售物业回款的10%投资持有物业

截至2020年末,龙湖的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已高达1524.9亿元,成为仅次于万达、华润的经营性资产持有者。

这些经营性资产包括商场、租赁住房、写字楼等,经营性业务还包括智慧服务、房屋租售、房屋装修。

截至2020年底,龙湖开业商场已达49座,在手项目102个,2020年商业租金同比增长23%至58.2亿元;长租公寓开业9万间。

作为少数尚未分拆物业的巨头房企,龙湖智慧物业服务营业收入也高达77亿元,4.4亿平方米的合约管理面积保证了未来增长率。

2020年经营性业务合计收入规模超过150亿元,成为龙湖面对行业周期波动的“压舱石”。

龙湖每年资本化之前融资成本不到80亿元,却拥有150亿元的稳定现金流,这是龙湖高信用评价、高估值的基础逻辑。

从业务层面来看,龙湖越来越不像一家地产公司。从财务上来看,他们确实有这样的规划:

2024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000亿元。

基于这一千亿计划,龙湖昨天宣布调整组织架构,成立地产航道,下设投资发展部研发部、运营部、工程部、供应链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并将集团总部更名为集团赋能平台。

如此一来,龙湖6大主航道业务都单独成军——C1业务是地产开发;C2业务是商业运营;C3业务是租赁住房;C4业务是智慧服务;C5业务是房屋租售,C6业务是房屋装修。

龙湖曾经在内部会议上定下小目标,希望所有航道业务的经营收入,到2024年超过1000亿元。

相对于目前1700亿元的地产开发收入而言,这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龙湖。

龙湖并不是唯一一家有此计划的房企。

万达是最早向商业地产转型的房企,目前租金收入接近400亿元;万科在物业、商业地产、物流等经营性业务领域也深耕数年,目前经营性收入也在300亿元左右。

“黑马”新城控股的商业租金收入也在向百亿元级别推进。

前一段时间,私募黑石集团溢价收购SOHO中国,后者核心资产是北京、上海的写字楼,这笔交易说明了财务状况良好的地产公司,确实被低估严重。

价值凸显的基础是组织效率和能力。

在新的组织架构下,龙湖集团开发业务与经营业务“双引擎”将齐头并进:其中,开发业务将继续保持高质量稳健增长,经营业务则将创造更多增量、实现更高增速。

龙湖围绕空间的业务围栏将不断加宽,还在积极试水养老、产城等创新领域。

龙湖的调整与此前万科组织架构调整,有着相似之处。业务层面,均从单一的地产业务向多元化业务层面的发展与延伸,以强调开发业务与经营服务业务并重。

在组织层面,通过集团平台化和业务精细化,来实现组织架构升级,以更好的实现整合资源、业务多元发展与向下深耕,从而更好地激发创新。

很显然,持续的资产经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正变得比地产开发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