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侨务仲裁跨界联手

为海外侨胞提供线上国际仲裁服务

广州为海外侨胞提供线上国际仲裁服务,多方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

为给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海外侨胞、华商处理商事争议推介一个权威可靠、行之有效、高效便捷的国际仲裁法律在线平台,“为侨办实事 仲裁通五洲”——国际仲裁法律在线远程服务广州仲裁委新年侨界专场活动1月13日在广州举行。

据悉,在广东省、广州市侨务等部门指导支持下,广州仲裁委员会、广东省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本次新春侨界专场活动,以线上+线下联动形式,推介全球首个中小微企业商事争议在线解决平台(ODR平台)。广东省侨务办公室主任庞国梅表示,此次活动是切实为侨胞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是侨务部门和仲裁机构联合为侨胞“送服务到家、解纠纷入户”的有益探索,希望借此让更多海外侨胞华商知晓广州仲裁国际标准和商事争议处理机制,并进一步推动中外法律交流,从法律层面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

记者了解到,广州仲裁委员会于去年1月上线“ODR平台”,开辟了多元化跨境解纷速调的一站式“绿色通道”,不同语言的当事人可以在“ODR平台”上实现“无障碍”“无差别”“无界限”协商交流,具有零距离、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为快速便捷解决跨境贸易纠纷提供了新方案、新渠道、新平台。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喜表示,“ODR平台”既满足当事人快速维权需求,同时又有效降低解纷成本,非常适合跨境商务人士。期待广仲将以服务侨商侨企为出发点,以侨商侨企为纽带,为国内外的经济贸易提供优质仲裁服务。活动现场,广州仲裁委员会与澳大利亚深圳总商会、加拿大中华总商会、捷克中捷经贸文化交流协会、法国番禺富善社、拉脱维亚广东商会、尼日利亚粤港澳同乡总会、巴拿马华商总会、美国华商总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国际仲裁法律服务、在线远程纠纷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方伟彬)

广东侨村

惠州周田村

周田村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北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共515户2162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是客家人聚居地,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吉隆坡王”叶亚来的故乡。

周田村特色景点图——古树公园

村内有占地80亩的古树公园,公园内有一棵虬枝苍劲的古樟树,树龄超过600年,有“惠州第一樟”之称,树龄达300年以上的古樟树有10株,数百年来,古树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一直屹立不倒、枝繁叶茂,成为村民纳凉休闲好地方。

来到周田村,更多的游客会发现,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周田村还是个古朴秀美之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被时光赋予了深厚的人文色彩。围屋与古树如同明珠般散落村中,风景秀丽、古貌犹存,古今建筑风格迥异、交相辉映,见证周田村百年沧桑巨变。周田村现保存碧艳楼、会新楼、会水楼等较为集中而完好的客家围屋20多座,其建筑形制、风格布局以及屋内精美的木雕体现着浓郁的客家文化特色。

周田村围屋 邱奕斌摄

周田村有200多年华侨文化史,周田叶氏早在19世纪初就有人远离家乡奔赴南洋谋生。叶亚来就是周田村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更是周田村华侨文化的典型代表。1854年,17岁的周田村青年叶亚来,跟着同乡一起远离家乡去到马来西亚,从做矿工开始,一路艰苦奋斗、不断拼搏进取,最终成为吉隆坡甲必丹,也被称为“吉隆坡王”,是吉隆坡开埠功臣。至今,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仍保留“叶亚来街”及他的塑像。

叶亚来等马来西亚华侨致富后不忘桑梓,他们出钱出力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叶亚来发迹后曾经捐资重修扩建挺秀书院和修建碧滟楼。在南洋成就传奇人生的叶亚来在海外侨胞中影响力很大,近年,以叶亚来故居为载体打造的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每年都有海外侨胞、惠籍客家乡亲等慕名前来参观、寻根问祖。(宗禾)

广东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

全球逾500企业家体验广东营商魅力

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在迪拜、广州和深圳线上线下同步启动。图为粤企与阿联酋企业在线上一对一对接洽谈。受访者供图

具有广东“智造”标签的智能导览讲解员、会打太极的熊猫机器人、360度VR展示、环保孔空气净洁材料、智能门锁以及众多广东本土特产竞相登场……

2020迪拜世博会广东周开幕以来,跨越航程逾6000公里的迪拜和广州,全球目光聚焦众多广东科技、文化和经贸元素,更推动广东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家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1月13日,由广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广东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迪拜举办。一场关于世界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新商机的热烈探讨由此展开。

升温 广东成为投资热土

本次活动是2020迪拜世博会广东周的系列活动之一,广东会场邀请了来自外国驻穗总领事馆、境内外驻穗商协会以及海外粤商会代表和企业家130余人出席,阿联酋工商界代表、在阿中国侨团以及中东地区企业家逾80人出席,超过500名企业家通过同步直播线上参会。由此也可以看出众多投资者对广东的投资热情。

来自大会的数据显示,逾4000家中国企业在阿联酋投资兴业,阿联酋已成为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外资投资广东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大。

“广东不仅是外贸大省,同时也是世界知名的制造基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广东拥有开放稳定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商业基础,独特的产业优势,有非常好的产业链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在不断地积极推进改革,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所有这些凝聚在一起是吸引国际投资的重要原因。”迪拜工业和出口署首席执行官萨依德在现场连线致辞时这样表示。

2021年11月从迪拜回到广州投资的阿联酋投资广东企业代表、阿联酋温超(中国)采购中心负责人陈英告诉记者,“温超集团起步于2006年,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在筹建采购中心的前期,我们公司商务部门对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考察,从营商环境、政策扶持、地理位置,还有当地贸促会的认可予支持等等,综合因素考量,最终公司作出决定进入广东开设我们的采购中心。2021年11月温超正式启用了位于广州番禺区的温超中国采购中心,主要采购各类生鲜以及百货等产品。”

新西兰粤商会副会长谢翰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东是我的家乡,这里营商环境的优势就是先驱先行,政企各方面比较适合海外的所有体制,有引领性,我们新西兰粤商会通过广东省贸促会的推荐也非常有信心回来投资发展,抓紧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谈起具体的投资项目,谢翰霖介绍,“新西兰粤商会与麦格迪集团作为勇尝‘头啖汤’先行者,计划今年在广州空港区投资‘两千万美元建设新西兰国家展馆’,展馆除了新西兰国家特色商品展销外,还包括有经贸、金融、传媒、法律、艺术等新西兰各领域优秀务实合作伙伴进驻展馆,把新西兰纯净天然的生活理念‘引进来’。”

“2021年1月至11月,广东实际吸收外资超过了1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新设的外商直接投入项目近1.5万个,广东仍然是广大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首选地。”广东省贸促会会长方利旭在致辞中表示。

展望 这些产业更能助力粤经贸跃上新台阶

在采访中,很多投资商非常关注根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在哪些领域更有投资价值?企业投资广东应该关注哪些新机遇?

会上,广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叶华建议,在加强产业投资合作方面,广东正着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现代农业与食品等20个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我们出台了《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修订版),包含多条支持外资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希望世界各地企业都能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加强与广东高端产业对接,加强新兴产业投资。”叶华还透露,“广东正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制,希望来投资的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积极在广东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到广东转化应用。”

展望未来,迪拜工业和出口署首席执行官萨依德说:“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双方在不同领域的合作,比如人工智能、智慧制造、电子通信、区块链、基础设施以及能源等。我相信今天的广东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将会为中阿经济贸易提升带来一个重要的契机。期待广东与阿联酋的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孙晶)

广东江门将建成全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

建立侨资企业数据库,定期发布投资机会清单

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开通中欧班列和东南亚货运班列……记者日前从江门市了解到,2022年,江门将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江门将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在搭建对接载体方面,江门将出台江门“侨梦苑”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侨都华侨华人总部,建成全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建立侨资企业数据库,定期发布面向华侨华人投资机会清单。在优化对接服务方面,江门将设立华侨华人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并发证”。

同时,江门与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商贸合作源远流长。为加快推进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江门将加快建设珠西国际物流中心,推动开通中欧班列和东南亚货运班列。同时,江门将建设中国(江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2022年,江门将深入实施科技“双百工程”,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以上。此外,为提升人才引育水平,江门将实施“侨都英才”计划,大力引进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江门还将深入实施“链长制”,大力推进14条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巩固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金属制品3条产值超500亿产业链,推动智能家电、石化新材料2条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此外,为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江门将建立市级管委会,成立国资开发公司,引入国内外一流园区开发机构,构建“投融还”良性循环机制,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戴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