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刊行的《都门纪略》,是一部北京城市生活指南手册性的书籍,里面关于“蒸羊肉”只有14个字,“蒸羊肉,肉案在德胜门外马店路东”,并不十分详尽。1938年32岁的金受申开始在《立言画刊》上开辟《北京通》专栏,到1945年《立言画刊》停刊,共发表了三百多篇研究清末民初北京社会生活的文章,内容涉及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因此,世人称其为”北京通”。后来这些专栏被出版成书,我们来看看金先生是怎么介绍“蒸羊肉”的。

蒸羊肉发明人为道光年薛三巴,住德胜门外马店,做法是选取精致羊肉,切成大方块,生肉上遍涂抹好黄酱,加花椒五香料,入瓮闷渍三日,取出上屉蒸熟,味已深入,并且入口酥化,如食奶酪。市面上虽有仿制,但无论外形还是味道差别很大,薛家蒸羊肉色彩鲜明澄彻,没有羊油外溢的形状,咸淡均匀,并不太咸,但能经过相当时日不腐坏,而且入口酥化,无膘头较硬的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了蒸羊肉,再来聊聊北京人最爱的羊头肉吧。白水羊头的作坊多设于各大空庙,各锅伙中,每日由各人认购羊头,各自刷洗整治,共同下锅白煮。煮熟后按数分领,各自营业,煤火水费由各人分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得煮好的羊头后,须自行料理,将羊头拆散,中劈为二,共为两个脸子,羊舌及舌根为一个信子,羊眼睛剔出零卖,羊上膛谓之天花板,羊喉头谓之通天梯,至于羊脑,事先剔出不随同煮卖。整个羊头中最耐人咀嚼的部分是羊脸子,讲究切得薄如纸,不似信子、天花板之软,撒上椒盐屑面,用于下酒,最是妙品。《燕京小食品杂咏》中赞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得如雪飞,薄薄切成与纸同。”咏诗道出了白水羊头的口味及技艺,堪称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头肉的售卖季节是立秋到次年初春,卖羊头肉曾经有个旧行规。每年立秋之日,即须上市,如因天热,不能售卖,必须于立秋之日售卖一天,然后停业,静候天凉,否则本年“羊头肉作坊”便不准疵人再加入售卖。

羊头肉因只水煮,所以算是白作,与之相对的还有红作,便是“酱羊头”,德胜门外董四巴发明,所制酱羊头,滋味深厚,尤以腮帮子上的那块“核桃肉”,虽然少,却是精华所在。董设摊于德胜门内果子市北益兴门首,日久,顾客颇多,且有愿为之批售的,遂渐渐成了“酱羊头作坊”,除自售外,尚大批制作发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北京还有一特色,“羊腱子作坊”和“刮刮肉作坊”,这两个作坊一晚一晨,是相映成趣。

每当一入黄昏,西北风正紧之冬,必有身背白柜或荆筐竹篓、手提小灯、沿街尖声叫呼“肝来,羊腱子,嗳……”的小贩,爱喝酒的可买上羊筋、羊腱子下酒,孩子们便爱买羊拐,既能吃肉还能落副油儿拐玩,夜间等下做女红的姑娘们必要买特有的板筋,细撕细嚼。卖羊腱子小贩所售诸物,既非白煮又非酱作,味咸色深,是谓半红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刮刮肉则为晨间售卖之物,清梦初醒之时,门前即有干脆硬顿的呼叫声“刮刮肉——”(刮为剐音),小贩身背木盖荆筐,内装由羊骨上刮下的碎肉,撒以盐屑,其细碎者为“刮刮肉”,大块者为“猴头儿”,另有羊脊髓,猴儿头可以加葱烹制,羊脊髓可加酱油烹食。惟过午不再见其踪迹。

最后再来说说“烧羊肉”。《都门纪略》里记有“烧羊肉成三元在安定门大街谢家胡同口外路西”,成三元烧羊肉,旧京人家称为“谢家胡同烧羊肉”,自同治年以前起,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旧家夏天,凡讲究吃烧羊肉的,不怕路远,必到谢家胡同来买,王公府第,皆成主顾。以前羊肉铺复烧煮羊骨头,食者须先定,未正出锅,即可取至,惟食后须将残骨归还羊肉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睡乍兴,吃芝麻酱烧饼,剔羊骨肉,吸骨髓,或佐白干二两,也足以睥睨一切了。”金先生的这段描写不光有画面,更有遐想,好似看过即吃过般,闭着眼就能感受到那份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