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传统经济升级版。而健康产业则是健康经济的基石。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天然具有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潜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健康经济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健康产业。狭义上的健康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行业,其中既包括医疗服务、药品、医疗器械、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美容化妆等医疗或非医疗产业,也包括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及健康教育、健康养老与健康管理等产业。

广义上的健康产业,类似所谓“大健康产业”,是所有直接或间接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各种产业的总称,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它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集合概念,不仅包括传统的以卫生医疗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产业,还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中多个部门。

“健康+”传统产业的模式都属于这样一个范畴,包括“健康+农业”“健康+工业”“健康+服务业”三大类型。还有为健康提供支持的金融、体育、娱乐、互联网都可以成为“健康+”大家庭成员,并可能派生出新兴业态。此外,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公益事业和以此为基础的医养结合养生服务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也包含其中。随着“健康+制造”“健康+服务”的发展,健康产业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体量非常之大,是现代经济体重要支柱性产业。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数字化技术等发展迅速,各个产业门类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日益普遍,健康产业会不断膨胀,健康经济必将成为主流的经济形态,从而为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健康+”模式可以复制到很多行业。要做大做强健康产业,可以将传统产业进行“健康+”改造,这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办法。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领域,都可以这样操作。产品更健康,更节能环保,更加智能化,响应更及时,服务更周到,企业的竞争力自然就会提高。

要做大做强健康产业,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健康标准。可与国外最高标准对标,建立严格的审查检查制度,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