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少的慢性疾病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性疾病,诸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不过,还有不少人的观念还未转变,认为这种慢性疾病,平日里不痛不痒的,没什么“杀伤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稍微了解过一点有关这类慢性疾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难缠的慢性疾病。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根治它们,因此,若是患上这类疾病,不仅需要长期吃药控制,还需要控制饮食,这对于吃货们来说,完全算得上是个“噩耗”。

甚至,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生们发现糖尿病“会传染”,甚至出现一人患病全家遭殃的情况。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了解糖尿病

上了年纪的人可能知道,在几十年前,糖尿病被人们称作“富贵病”。因为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普遍不富裕,只有少数家庭富裕的人能够吃上大鱼大肉、高糖份的食物。而使用这些食物,尤其是高糖分食物,是有很大几率患上糖尿病的,因此,在那个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量血糖)

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缺衣少食,而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渐渐地,人们就有了自己的饮食偏好。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很多人不能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随心所欲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饮食不均衡的问题。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年轻人们很多人成为了夜晚不睡、白天不起的“夜猫子”一族。他们的作息经常是不规律的,而这些是很多疾病的诱因,糖尿病便是其中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来,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患病的年龄已经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我们国家更是糖尿病大国,如今,我们国家光成年糖尿病患病率就达到了12.8%,按照百分比来说,好像12.8%并不算太多,只占去了十分之一左右,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有将近14亿人。

换句话说,按照这个数据比例,基本上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糖尿病,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并且,由于我国人民对于糖尿病的认知还不到位,很多人对于糖尿病完全是置之不理的心态。

有些人患上糖尿病之后,发现平日里身上也没什么地方会痛,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因此,并不将它放在心上,也不采取措施,而是就任之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糖尿病可是隐藏的“杀手”,它的可怕之处,人们还远远不了解。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现今,全世界已经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深深陷入糖尿病的迫害当中。甚至,还有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这些人就更不知道糖尿病究竟是什么了。

提到糖尿病,大家可能最大的认知就是患者的胰岛素坏了,导致胰岛素不能进行正常分泌,久了就会患上无法治愈的糖尿病。但其实,任何一种疾病的机理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也是到了近几年,一些医学专家们才发现糖尿病其实是两种疾病的结合。而关于糖尿病的机理,到目前为止,医学专家们仍然在不断地探索。

1、什么是糖尿病

科学一点来说,糖尿病是现今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障碍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并且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会伴有胰岛素分泌障碍的现象,从而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出现紊乱。

2、糖尿病的类型

随着医学专家们对糖尿病的深入研究,他们将糖尿病进行了严谨的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也被人们称为是胰岛素依赖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占总患病人数的5%-10%。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老年人发病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射胰岛素)

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非常依赖胰岛素,他们必须要注射胰岛素才能存活,不然的话就很容易会出现酮症酸中毒,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及性命。

(2)2型糖尿病

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非常多,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80%-90%。患者大多数在35岁之后才发病。因为这个类型的糖尿病起病较为缓慢,带有较大的隐匿性,所以,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大多数病人都是在做健康体检的时候,才会被发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存在体重超重或者肥胖的现象,因为多发生于成年之后,尤其是老年才发病,所以,在平时正常情况下是可以不用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

以上两个类型的糖尿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太清楚,因此,我们将它们称作为“原发性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

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所特有的一类糖尿病。根据临床数据研究表明,有2%-3%的女性会在妊娠期间患上糖尿病,并且,有将近35%的孕妇会在妊娠期间出现妊娠糖尿病征象。如果预防不到位,这些孕妇后期可能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继发性糖尿病

这个类型的糖尿病不同于上述的两种原发性糖尿病,它是有明确病因的一类糖尿病。除了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引发糖尿病之外,一些疾病也会引发糖尿病,诸如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皮质酮增多症等。不过,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比原发性糖尿病少见得多。

(5)其他特殊类型

这个类型的糖尿病一般都是能够查到它特殊的病因的,诸如,在同一时期服用了会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或是胰腺方面的疾病所造成的胰岛素分泌障碍,亦或是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等。这个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较为少见。

3、糖尿病的危害

(1)对心脑血管产生的危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尿病的致命性伴随症状之一就是心脑血管病症。它会导致冠状动脉、脑动脉以及主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处于高糖状态下的血管收缩与扩张非常不协调,它的血小板是粘聚状态脂质也会在血管壁中造成沉积。所以,极容易形成“三高”以及高粘血症,造成糖尿病心脑血管患病人数以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对神经产生危害

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这也是糖尿病致残以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肾脏产生危害

患上糖尿病之后,患者的肾脏极易受到伤害,一般会表现出水肿、蛋白尿、肾衰竭等几种症状。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者就会面临死亡的风险。

(4)对眼睛产生危害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管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的话,是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受到损害的。它会让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就会缺少氧气,导致视网膜出现水肿、出血、渗出、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症状。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轻者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重则导致患者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糖尿病是否真的“会传染”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这个病症具有遗传风险,尤其是2型糖尿病,遗传的可能性非常大,若是父母患有这个病,那么子女中招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但是近几年,一家人患上糖尿病的例子变得越来越多,一人患上糖尿病,家人随着排队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人喊着糖尿病具有传染性,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那么,糖尿病是否真的会传染呢?

有不少的医生认为,糖尿病确实会“传染”!但是先别怕,这个传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过细菌等传染源传染,而是会通过生活方式来进行传染。也就是说,一家人中如果有一个人患上糖尿病,全家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如此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被传染上。这可不是医生们信口开河,而是有科学研究作为支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来自瑞典的科学家,曾经做过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他随机选取了15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2万名子女一起来做这项研究。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那么,这个患者家里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大约是正常人的2-30倍。

夫妻之间,若是其中一方患有糖尿病,那么另一方也会有患上糖尿病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性是正常人的1.3倍。通俗的来讲,就是糖尿病确实能够“传染”给家庭成员,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也不能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此观点,上海大学医学院曾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布过的一项研究成果中也提到了这一观点。该观点认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配偶之间,他们相同的生活方式会影响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心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三、如何预防被“传染上”的糖尿病

我们都知道,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是导致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临床数据表示,有90%的人患上糖尿病,平时都有爱喝含糖饮料、吃得多、不运动、熬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那么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是高度相似的。所以,若是其中有一人因此患上糖尿病的话,那么,其他人也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了。若不想被“传染上”糖尿病,那么,做好预防工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具体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1、全家改变生活方式

(1)食物方面吃少吃精

因为面临着很大压力的情况下,人们会想要释放自己,给自己解压,有很多人的解压方式就是暴饮暴食,但是,这是非常伤身体的。尤其是三高这一块,要想预防,就不能暴饮暴食,还应该做到每顿控制饭量,吃到8分饱就可以放下碗筷了,不能过于追求饱腹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现在的人追求“骨感美”,很多人把减肥当做了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因此,他们追求瘦,每顿饭吃的非常少,甚至很多人的晚餐用少量水果来代替。但是,这样的话就打破了饮食均衡,因此,我们就需要“吃精”。

(2)合理使用调味料

都知道,油盐酱醋茶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要的调味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格外的喜欢如番茄酱、蚝油等调味品。因为蚝油不仅能够增加食物丰富的口感,还可以让食物吃起来更鲜。

但是,蚝油的制作工序非常多,并且添加剂也不少,就连盐的用量都很多,若是在生活中做菜时大量使用蚝油,就会影响血糖水平,除此之外,还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番茄酱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它酸酸甜甜的口感被很多人所钟爱,但是它里边不仅含有较高的糖分,还有着大量的添加剂。若是长期食用的话,就会影响到血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全家坚持运动

一定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控制饮食之后,再加上锻炼的加持,体重方面才不会过于超重。运动还能够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对于维持体内血糖平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全家一定要每天坚持运动,不过不用时间过久,每天半小时就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全家定期做检查

做检查是最快能够让我们知道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的方式,因此,建议大家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尤其是3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三个月就检查一次。

总结

相信通过上述的文章,大家对于糖尿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所以,我们不要再去惧怕朋友圈中所谓的糖尿病会传染,因为此传染非彼传染,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糖尿病就找不上我们。

另外,如果家中已经有糖尿病患者的话,就要格外注意生活方式了,最好能够做到上述那样,合理饮食,合理使用调味料,另外,还要坚持运动,及时监测血糖,这样,被“传染上”糖尿病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