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德国人民今年的白芦笋季过得如何。

只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新闻里铺天盖地都是救救白芦笋的哀嚎。德国农业缺人手,每年白芦笋的收获季,东欧人像候鸟一样涌入德国来打短工。去年因疫情而封关,白芦笋在地里又不能等,据说过季的白芦笋吃起来像啃木头,德国上下一时心急如焚,最终还是靠政府包机,从东欧国家调动了八万名农业工人来挖芦笋,才涉险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居德国的朋友说,春天吃不上白芦笋,这是要出大事的。就像上海人没吃上本地豆,北京人没吃上香椿芽,东北大姨没有挖到蕨菜一样,简直是灵魂暴击。有时候想问,是不是全人类都喜欢在春季找点特别的叶子、草、根茎……来吃一吃?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动物本能。就连德国这种不太讲究吃的地方,一年一度的芦笋季都异常盛大,做足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芦笋自然是好吃的,清脆幼嫩,是食物界的新垣结衣。与绿芦笋紫芦笋比起来,它从外观到口感都更矜持一些。其实它的白色源自于深埋土中不见天日,“防晒”保护做得好,一旦露出地面,会迅速发红、变绿,是名副其实的见光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白芦笋难采,无法使用机械,全靠手工。看挖芦笋的视频,工人的表情很是郑重,小心翼翼的,像捧出了一个个人参娃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人不认得人参,但是有地精的传说,戴着尖尖帽子的小矮人哥布林藏在地下世界。在《哈利波特》中他们负责看管古灵阁金库,也是躲在地下,不见光的。那尖尖的帽子倒是有几分像芦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矜贵难得的食材,德国人的常规做法倒是很简单:煮熟,浇上荷兰酱,开吃。荷兰酱(Sauce Hollandaise)是一种常见蛋黄酱,这种惊奇丝滑、咸鲜、浓郁的酱汁,是“班尼迪克蛋”的精华所在。从白芦笋表面厚厚地浇上去,把春天的气息全都闷在里面,你就有了一份“班尼迪克白芦笋”,令笋窒息,令人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芦笋的皮比绿色的芦笋更接近木质,削皮的过程中很容易折断,应该平放在菜板的表面再削。煮制白芦笋只需要四五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做荷兰酱了——搅拌四个蛋黄,把柠檬汁和黄油也一起加热到黄油完全融化。然后把黄油以非常细的流状缓慢倒入鸡蛋中。如果一次在鸡蛋中添加过多的热黄油,突然的高温会把蛋黄打乱。

趁着蛋黄酱还是温暖的,倒在芦笋的中段,再加新鲜的柠檬屑、盐和胡椒粉调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酱是法餐的五种“母亲酱汁”之一,搭配鱼类倒是合适,配白芦笋总觉得重了一点。但谁让德国菜是欧洲的东北菜呢,厚重瓷实,肘子土豆酸菜一样不少,衬托得荷兰酱都是小清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芦笋搭配火腿、香肠都是极好的,也有人把它煎一煎,仅一点盐和胡椒来吃,是一种非常写意的吃法了。也可以做成奶油芦笋汤,西式汤稠厚如泥,一碗春泥中趴着几枚白芦笋,倒真是春季最应景的菜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吃法了,德国菜老实,在烹饪手法上远不及它的灵魂老乡大东北。东北到了初夏吃蒲笋,花样层出不穷,凉拌、炖肉、切成丝用鸡汤煨,还可以包成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蒲菜采集

德国人做菜是没什么花样的,倒是在厨具上可以玩出花儿来。白芦笋有专属的削皮刀和芦笋夹,充分暴露了德国的工具控本质,这要是让一把刀走天下的扬州厨子看见可能会贻笑大方。还有白芦笋专用煮锅,第一次看见时我硬是猜不出这到底是用来干嘛的,窄口深锅,里面带有一层滤水网罩,高耸如一座钟楼,每到四五月这大钟沉沉敲响,催促你快去赶赴白芦笋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芦笋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芦笋削皮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显欧洲设计师的high点是“镂空”,

一遇到需要有镂空的芦笋夹,

设计就一路奔着“没有最浮夸,只有更浮夸“去了。

也不只是德国,欧洲好些国家都吃白芦笋,但爱得如此深沉的怕只有德国了。可能是它的冬天阴冷漫长,纬度高天黑黑,初春又是雨霖霖,好不容易熬到晚春,才得来风和日丽,和短短春光一起来临的白芦笋就格外让人珍惜。即使过了芦笋季,剩下的十个月德国人还执着地用芦笋罐头续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煮好的芦笋高温杀菌装罐,即开即食,口感虽不能和新鲜的比,倒也是浮生慰籍。有广州朋友说他在瑞典读书的时候,每个月要坐船去一趟德国,无他,全为吃上一口广东菜心。因为他所在城市华人很少,粤餐厅难觅,只能去附近的德国解馋。对海外党来说,家乡菜在外最难吃到的就是蔬菜,所以能做成蔬菜罐头真是善莫大焉,可惜中国人惯吃的绿叶菜实在是很难罐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目前也对外出口白芦笋,有的还做成罐头出口到德国,尤其是中国山东的白芦笋,在黄河冲积的平原上生长得很好,算是德国白芦笋的“平替”,只是国人没有德国人那么狂热,北京上海的德国餐厅每到四五月之交就打出“白芦笋狂欢”的广告,中国人走进去吃一吃,如此而已,没想到在它的原乡,是一件那么盛大的事。

总开玩笑说,德国人对白芦笋的态度完全是一种巴赫精神,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祖师奶奶张爱玲说她不爱西洋乐,独爱巴赫。“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不是浪漫派的贝多芬或萧邦,却是较早的巴赫,巴赫的曲子并没有宫样的纤巧,没有庙堂气也没有英雄气,那里面的世界是笨重的,却又得心应手;小木屋里,墙上的挂钟滴搭摇摆;从木碗里喝羊奶;女人牵着裙子请安;绿草原上有思想着的牛羊与没有思想的白云彩;沉甸甸的喜悦大声敲动像金色的结婚的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笨重的,却又得心应手的,这可能是德国与白芦笋这对cp最好的形容。

互动

今年,你吃了什么好吃的蔬菜?

欢迎给我们留言,大家聊一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