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为了能在国际上赢得一席之地,不断从多方提高综合实力,而诸多领域都需使用科技创新进行改革,而科技发展前进离不开卫星。想要更快走在他国前面,掌握航天技术就成了必要课程。美国长期霸占太空领域,让国际社会上不少国家产生了危机感,因此,为了能尽快追赶甚至赶超美国,各国开始将重点放在航空航天领域。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已于成功试射了一枚“安加拉”A5重型航天运载火箭。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该火箭项目对于国防安全意义十分重大。据悉,A5火箭早在就开始了首次试射,后因为制造和技术问题不断拖延至今,为了能够取代俄方现有的质子-M重型运载火箭,“安加拉”A-5火箭搭载能力超过20吨,将在配合新火箭的发射平台启用。这一成就对于莫斯科航空航天工程来说是质的飞跃,这都是该国军工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和改进的结果。

事实上,越是严谨的工程越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否则将会面临淘汰,欧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据环球网报道,欧洲阿丽亚娜公司的“织女星”运载火箭在一声巨响后传来坏消息:火箭在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搭载的两颗卫星也不知去向,这也标志着欧洲“一箭双星”计划宣告失败。然而,这并非是“织女星”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早在去年7月,发射阿联酋军用遥感卫星时,就发生了同样的悲剧。

此次火箭在发射后,各项数据显示正常,但点火8分钟后,便开始发生偏离,未能成功将本次计划搭载的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消息人士披露,本次搭载的两颗卫星分别由西班牙和法国研制,主要用于观测气候引发的自然灾害,共计耗资24.5亿元人民币,而这24.5亿元也随着项目失败打了水漂。专家表示,失败原因可能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不过,连续多次失败也证明欧洲并未在该领域更进一步研究探索,而是沉溺于过去的领先优势“画地为牢”。

反观大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捷报频传,这和长时间的稳扎稳打分不开,如今,大国的航天能力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