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至今砥砺着无数的青年人发愤图强,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句话也从侧面证明了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从区域的发展来看,人才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像“直播一哥”李佳琦之所以能够作为特殊人才获得上海户口,是因为当其入驻上海后,势必会推动上海直播和电商事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在现今社会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不少城市都推出了吸引人才的福利政策,像深圳、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加入此行列,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开放和智慧。

上海市人才储备标准公布,东北、西北仅有一校入围

有数据显示:北、上两座城市是大部分毕业生们的“理想”,毕竟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有着不可撼动的中心地位,而“魔都”上海在长江的入海口亦“异彩纷呈”。

特别是上海,作为年轻人心中的天堂,它开放、精彩,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可相应地,想要在上海扎稳脚跟,需要同学们“忍常人之不能忍,成常人之不能成”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上海在人才的吸引和储备方面也有着非常科学和健全的制度规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上海的人才储备的标准。

比如上海市闵行区公布了最新的人才储备标准,让不少同学“倒吸一口凉气”,表示想要在这里扎根真的很难。从定向高校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上海两所城市的高校受到了“特殊照顾”,但这也很容易理解。

毕竟北京的高校建设一直以来都位居全国前列,不仅仅因为有清北两所顶尖学府,还有中国人大、北京理工等等名校,人才数量、质量不是一般的高。另外,上海市除了教育资源丰富以外,对本地的人才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所以9所高校入选也是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同学们就比较“苦”了,因为这两个地区只有西安交通大学在名单中,就连东三省地区的哈工大等知名985院校也未能上榜

不过在笔者看来,上海闵行区也有自己的考量,首先东北地区高校距离上海比较远,从区域影响力来看远不如华东地区高校,其次哈工大、大连理工的专业设置更偏向于理工,与选调要求并不相符。

所以在东北读大学的同学们若在未来想要在上海发展,还要先判断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标准再做未来的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一年制硕士也受到了限制

看到这里,很多同学会有疑问:既然对国内学生的高校进行了限制,那么在国外读大学的学生呢?难道留学生都能符合人才储备的标准吗?

其实不然,在此次下发的规定中,对于海外留学生也进行了明确的限制。限制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毕业院校和学制方面。

首先,留学生必须满足“国内双一流”的院校条件,在国外就读的大学也必须是排名前200的学府,另外还要满足最少2年的学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要对学制进行限制呢?其实在留学事业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以出国留学给自己“镀金”的方式已经十分普遍。

但很多学生只为了混得一个“留学生”的身份,实际上在国外并没有学到真材实料,因此对留学生的限制是为了筛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想要依靠留学和金钱堆砌出来的光环来获得国内的认可,看来已经行不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才红利”时代,各城市根据自身标准制定要求是大势所趋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高校的扩招,拥有大学学历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这一点来看,似乎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人才红利”的时代。

但拥有大学的学历不代表一定符合“人才”的定义。因此,不少具有实力的城市都将“识别和吸纳人才”列入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希望能够利用人才的密集度来推动城市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因为每座城市的背景、文化、发展方向都不同,所以这类“量身定制型”人才选拔模式,在未来或将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趋势。

小贴士:不论是填报志愿还是出国留学,都要考虑清楚再决定

从上海闵行区的人才储备要求来看,无论是在国内的大学读书还是出国留学,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弊端和优点。

如果学生的家境优渥,个人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那么出国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留学也要抱着求学的初心,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模式照样令人不轻松,甚至比国内大学的毕业难度更大,同学们要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上海市闵行区的人才储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