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Tom

编辑:大锤哥

根据证监会官网公布的监管措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券商保荐业务是券商违规行为的“高发区”。

2021年度,共计12家券商、64名保荐代表人受到监管谈话或出具警示函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的监管措施。上述主体受处罚项目包括IPO、非公开、配股、可转债项目,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IPO项目受处罚。处罚事由主要涉及核查不充分(主要包括收入、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披露前后不一致、影响发行人科创属性判断、商业贿赂及行贿等行为。

从受处罚的对象来看,不仅中小券商受处罚,不少头部券商也因保荐项目受处罚,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2021年因保荐项目受监管措施最多的是海通证券3家,其次是国金证券2家、中金公司2家。受“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这种较严厉的监管措施的券商及保荐代表人包括安信证券及田士超、郭明新;中信建投及赵鑫,王璟;肖涛,曹海毅;任家兴,陈雯。同时,部分项目既处罚了保荐代表人也处罚了保荐机构,而部分项目仅处罚了保荐代表人,保代的执业压力还是很大的。

从受处罚的事由来看,除常规的核查事项外,以下事项需要从业人员重视:(1)共有4个项目由于未发现发行人、实际控制人、高管商业贿赂及行贿行为而受处罚,说明商业贿赂及行贿行为是核查中容易忽视的问题;(2)国金证券保荐的上海翼捷工业安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发项目,因披露发明专利数量不准确而被处罚属于低级错误,执业过程中应该杜绝;(3)很多案例出现了因申报文件前后不一致且存在实质性差异受处罚,说明在执业过程中应该核查充分不应妄下结论。

2021年券商保荐业务违规处罚情况如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