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一年,梅江区经济效益持续向好、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城市形象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何森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何苑妮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梅江区将继续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江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图为会文小学扩建项目。何苑妮摄

1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梅州市梅江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下称“会议”)在区委区政府礼堂召开。

这是一场共商发展的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经济效益持续向好、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城市形象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回顾过去一年,梅江区取得的切实成效,令人振奋。

这是一次备受瞩目的会议。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梅江区加快建设发展的关键之年。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城市如何提质扩容、乡村如何富裕振兴……每一项承载着群众期望的事业将在会议中找到发展导航。这一年,梅江区会有哪些新作为?收获怎样的成效?

应声而动,应势而为,梅江区踏上新征程。

筑牢产业之基

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

冬天的梅江区,项目建设、产业推进热潮却一浪高过一浪。

走进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集聚着78家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发展热潮涌动,吹响了新一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博敏电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龙宇电子技改项目3期加快推进,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15亿至20亿元;一辆辆满载电路板的车辆从志浩电子驶出,即将去往粤港澳大湾区……

去年,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园区企业备感振奋。“电子电路制造作为梅江区的主导产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作为诸多企业中的一员,我们倍感振奋。”龙宇电子(梅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宁说。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城市快速成长的营养、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依托,也是一座城市发展核心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多年来,梅江区看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瞄准目标、绘好蓝图,依托梅州经开区这一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国威电子、博敏电子、志浩电子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初具规模,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产值占比均超过80%,产业质量也不断提高,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电子信息产业对梅江区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2021年,园区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15.25%;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税收4.06亿元,同比增长33.91%。

城市要强,产业也必须要强。完善的产业链、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城市竞争的关键武器。会议提出,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园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产业的基础单位,产业的发展壮大与企业的快速成长息息相关。会议提出,要围绕“优质量、增数量”,突出壮大本土企业,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拥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填补市场空白能力的企业梯队。

去年12月17日,博敏电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开工建设。该扩建项目位于梅州经开区,占地总面积282.7亩,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以打造兼具“四平台一高地”的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为目标。项目主要生产高频高速板、HDI板、高多层板、封装基板和软硬结合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5G、服务器、MiniLED、工控、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缓特别提到:“企业扩产诉求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项难题一一得到解决,这让企业信心倍增,加快步伐筹建扩建项目,在园区内打造高度数字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电路板制造基地。”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养料,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会议提出,聚焦市场所需、企业所盼,实施“暖企行动”,完善“马上就办”,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同时深化市场要素配置改革,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力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夯实民生之本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临近春节,关于民生的好消息纷至沓来。

为了给小区增添节日气氛,一大早,新中苑小区的居民池森华和一群热心的街坊正在布置红灯笼。“小区面貌改善了,我们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也高涨了不少。”池先生说。

梅江区金山街道虹桥小区完成升级改造,整齐划一的车位让居民赞不绝口;梅江区西郊街道金苑小区C区完成升级改造,焕然一新的楼栋外观让小区看起来更美观;梅江区江南街道梅南大院完成升级改造,完善的公共休闲娱乐设施让居民喜笑颜开……

在梅江区,一个又一个老旧小区“重获新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形成了梅江区独特的基层治理模式。

日前,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新华网联合开展的“中国基层领导力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公布评选结果。其中,由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党校、中共梅州市梅江区江南街道党工委党校撰写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探索——以梅江区江南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为例》成功入选,并获评优秀案例。

而在梅州元城小学,师生已经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寒假。

元城小学、幼儿园项目位于梅城秀兰大桥北侧,学校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远观学校门楼和教学楼屋顶,既像客家传统建筑的山墙又似翻开的课本,颇具客家风格和书香气息。

元城小学从筹划到建成,仅用三年时间,比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建成投入使用,提供1620个小学学位、450个幼儿园学位,及时缓解了江南片区学位不足的问题,改善提升了周边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梅江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2018年底,面对城市扩容提质带来的学位“刚需”,面对周边百姓期待优质教育资源的情景,梅江区委、区政府决定拿出“黄金地块”兴建元城小学,坚定表明振兴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最大政绩。一直以来,梅江区始终将民生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取得的成效,多措并举夯实民生这个“基础”。

伴随着经济增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社会保障、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等民生焦点越发引起人民关注。

直面问题,靶向发力。未来一年,梅江区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奋力谱写民生实事新篇章,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民生事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会议指出,将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加快建设“客都美食街区”、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

在梅州市星园酒家,广东省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陈泽换正在后厨操作,从业20多年、拥有扎实的烹饪技能和丰富的餐饮经验的陈泽换一直努力从事客家菜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

2020年,在梅江区人社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梅州市围龙屋星园酒家行政总厨陈泽换工作室获评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陈泽换介绍,未来将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粤菜师傅”的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区域餐饮业水平提升,促进业态升级,“通过现场烹饪技艺的传授,让更多人学会技艺,带动就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是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会议指出,将加快会文小学改扩建、金山小学迁建,着力消除大班额;加快实施梅州中学振兴工程,推动百年老校焕发新活力。

厚涂城市之色

擦亮梅江文化品牌

说起梅州的文教历史,不得不提攀桂坊。江北片区,东山桥下,这片弹丸之地孕育出了数百位名人。漫步在攀桂坊内,坊内围龙屋鳞次栉比,一砖一瓦都呈现出岁月的痕迹,它们在风雨的磨砺中,记录下梅城的历史和时代的变迁。黄药眠故居、黄遵宪故居、杨雪如故居……名人故居一一呈现,嘉应文脉呼之欲出。

历史,既是城市的宝藏,更是城市的名片。

“黄遵宪可是我们梅州的名人,几乎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所以假期很多游客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在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内,游客络绎不绝,游客黄女士带着小孩参观着故居内的装饰,“让小孩了解黄遵宪的事迹,培养他的爱国情怀,”黄女士说。

近年来,梅江区以推进名人故居(祖居)保护修缮工作为突破口,弘扬优秀客家文化,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创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凝聚振兴力量。

梅江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创新资金筹措方式,运用跨界思维,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名人故居(祖居)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努力的良好局面。

2020年林风眠诞辰120周年之际,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支持下,梅州投入2800万元,在林风眠故居旁新建成林风眠纪念馆。“纪念馆的设计、施工及布展,都由中国美术学院派出的专业团队主导完成。”梅江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勇军说。

除此之外,在“校地合作”模式的推动下,梅江区还联手同济大学修缮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故居,建设李国豪院士事迹陈列室。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梅江区将系统推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发展文化事业,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名人故居,是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载体。会议指出,未来,梅江区加强对革命遗址、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利用,开发红色景区,建好红色村,用好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1月10日,坐落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新塘村的熊锐故居迎来了修缮完成后的第一批“客人”。

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中高等院校内迁至粤北展开艰难的教学和救国运动,同时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并且还接收、招录了不少来自港澳台的学生。

这段烽火中办学的历史延续了华南教育之“火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掀起一场又一场“研学热”,华南研学品牌效应日渐凸显。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深挖华南历史研学基地背后发生的故事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活化利用好抗战时期岭南高校办学遗迹,讲好红色历史文化故事,传承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擦亮梅州‘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同时,开发好研学路线和课程,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服务梅江苏区振兴发展。”梅江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钟戈钟伟才陈绮冰魏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