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做好解放西藏的准备,你即日动身去迎十世班禅入京。”

解放战争末期,主席给远在兰州的彭德怀发了一封电报,名为《关于解放西北方针的指示》。这份指示中明确地提出,“请注意保护并尊重在青海的班禅以及西北甘肃、青海的藏族同胞,为解放西藏做好充足的准备。”

于是,彭老总就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一野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长的范明同志,让他尽快地迎十世班禅大师入京。这个范明的来历可不简单,他这个名字还是主席亲自取的。在1942年之后,主席直接与他单线联系,王牌特工范明由此也成为了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特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位传奇人物的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他的入藏之路到底顺不顺利?这件事情,还要从范明的出身开始说起。

出身于军旅家庭的英雄人物

范明的原名叫郝克勇,老家在陕西省,他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其父郝鹏程,曾经在杨虎城将军麾下效力,担任特种兵营长一职数年。他的兄长还入了党,早早地就投身行伍。

因此,1914年出生的郝克勇,从小就有报国之情。23岁的时候,他在“战时短期青年训练班”接受启蒙教育,次年3月成功地入党。胡乔木是郝克勇在“青训班”的领导,他在了解了郝家父子与杨虎城的关系后,将其派往赵寿山所在的第38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寿山带领的第38军,前身是杨虎城领导的主力第17师,你去那里展开统战工作。”

就这样,初出茅庐的郝克勇在38军担任政治教官,协助赵寿山等人展开抗日工作。在得知了郝克勇的党员身份后,赵寿山显得非常高兴,他对这个年轻娃娃的信任进一步加深。不过,郝克勇的统战工作引起国民党方面的注意,蒋介石很快就得知此事。

由此,1940年赵寿山部被派往广武一带,这里已经完全被日伪军包围。郝克勇原本打算反抗,但彭德怀突然派人发来指示,要求他以大局为重,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一致抗日是头等大事,不可意气用事。”

来到广武地区后,第38军马上就被汤恩伯部包围,很多行动都受到了限制。郝克勇的地下工作一度中断,他陷入了无尽的苦闷当中。虽然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但始终奏效都不大。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延安方面在1942年5月发来一封电报,毛主席点名要让郝克勇去延安。

“可否派贵处郝克勇来和我一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寿山和郝克勇都十分吃惊,他们也不知道主席此举的目的。不过,赵寿山还是决定让郝克勇去延安,并托他给主席带话。

“你去延安后,帮我问一下主席,能不能让我也入党?”

就这样,郝克勇在卫兵的护送下抵达延安,但他此时并不知道,这是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行程。那么,主席让郝克勇来到延安所为何事呢?这位青年的人生轨迹,又因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特工

见到主席的那天下午,是郝克勇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时任西北局秘书长的杨清,陪同他前往枣园,在简陋的窑洞中见到了主席。当时主席还没有起床,他习惯在夜里开会,白天睡觉。但见到来人后,带着倦意的他披着一件上衣走了出来,十分随和地与郝克勇握手。

“你就是克勇同志吧,真是抱歉,我让你们久等了。”

主席操着带着浓厚乡音的普通话,很自然地与这位小同志攀谈,完全没有任何架子。他看出郝克勇有些紧张,于是便随意地拉起了家常,这让对方很快就放松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哪里人呐,在哪个学校读过书,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郝克勇一一地回答了,并且聊到了自己的舅舅和母亲,说他们姓范。主席笑着对他说,要不然就改成姓范好了,跟娘舅姓也是可以的。郝克勇没反应过来,他不知道为何自己一来到延安就要改名字,主席点了一根烟后做了解释。

“做秘密工作的同志们,来到延安后都要改名字,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默风趣的话语,使得大家都笑了起来。郝克勇此时才反应过来,改名字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主席给他取名叫“范明”,做特工的代号越简单越好,范明这个名字就十分普通。在三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范明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情况,以及赵寿山部门目前的情况,一五一十地陈述出来。

大家彻夜长谈,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才意识到肚子有些饿了。于是,主席就让范明和其他同志,和自己一起吃早餐。饭菜非常简单,无非是菠菜豆腐、辣椒豆腐之类的家常菜,为了照顾范明这个陕西人的饮食习惯,后厨还特意准备了蒸馍。

早饭过后,主席就让警卫带着范明去休息,直到下午才把他叫到自己的窑洞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呐,你以后与我保持单线联系,三十八军工委书记的职务由你接替,直接归由中央领导。此事干系重大,务必要做到保密、保密,再保密。”

由此,范明就成为了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特工,他身上肩负着我党赋予的重担。离开之前,他没有忘记赵寿山的请求,没想到主席表示非常欢迎。两天的短暂相处后,范明被主席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他在趁着夜色离开时,庄严地向主席敬了一个军礼。

主席没有再说话,只是站在窑洞的门口,挥手向这位王牌特工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第38军之后,范明马上向工委传达了主席的指示,并表明了自己全新的身份。几天后,他告诉赵寿山,主席非常欢迎新同志入党。年过五旬的赵寿山,听到这个消息后热泪盈眶,他也在考核合格后成为了地下党中的一员。

隐姓埋名数载后,范明又接到了重大的任务,彭德怀让他秘密地接十世班禅入京。

为解放西藏做出突出贡献被授少将

这项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英帝国主义在辛亥革命之后,不断地挑唆青藏等地的叛乱分子,搅动我国的统一大业。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是藏区的领袖,前者居住在前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后者居住在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但英国挑唆达赖向后藏发兵,导致两位活佛交恶,影响了藏区和平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之下,九世班禅大师在1923年11月不得不逃到青海,1937年12月在玉树圆寂,世寿只有54岁。此后,藏区高僧按照惯例,寻找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在1941年正式认定了人选。1949年8月10日西宁塔尔寺为灵童举行“坐床仪式”,由此十世班禅大师正式得到确认。

由于藏区的信仰和风俗,迎接班禅大师入京有着重要的意义。彭德怀将此事交给范明,可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希望班禅大师和全藏爱国人士一起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同胞的团结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8月底,班禅在范明的帮助下,返回了塔尔寺。次年4月,他作为大师的行辕代表,秘密护送年仅13岁的十世班禅入京。

周恩来、朱德、李济深、李维汉等领导亲自迎接,北京各处的居士、喇嘛以及藏族代表,更是以极为崇高的礼节迎接他的到来。在与班禅大师互赠哈达后,周总理十分激动地握住了范明的手。

“你为祖国的统一立下了大功,我要代表国家和人民感谢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对范明的评价很高,还要求他尽快学会藏语,这样就能在藏区如鱼得水了。不久后,西藏代表在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磋商,于5月23日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范明一直作为陪同,与大师到天津、上海、杭州等地游览一个多月,同年7月又护送他安全入藏。此行共计4000余人,沿着文成公主进藏的古道抵达拉萨,里程为3000多华里。每到一处,都与热情的百姓夹道欢迎,他们纷纷为这支队伍敬献哈达。

入藏以后,范明日夜不停地守护着班禅,同时组织警卫人员入驻大昭寺。在拉萨,班禅总共停留了43天,随后便在部队的护送下回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按照惯例,历代班禅大师都要在这里“坐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明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的贡献是突出的,他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郝克勇这个真名无人能识,反倒是自己的化名人尽皆知。26年之后的1984年4月,范明再次与当年的小班禅重逢。已经历尽沧桑的大师,抱着范明大哭一场,随后两人一起用餐。

2010年2月23日,这位传奇特工和少将离开了人世,享年96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