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客店棺

林枚臣明经(明经就是贡生,各地保送国子监的学生,学习期满可以直接做知县)是福建诏安人,他五十多岁,容貌古雅,擅长诗词,但是不忘风花雪月。所写的诗词也大多艳丽柔媚,看到的人都以为是年轻人所写。

某次他路过浮梁,住在一家客店,夜晚散步时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正依着栏杆在花丛旁梳头,红罗短衫,翠绿湘裙,略施薄粉,风华绝代。女子看到林明经,并没躲避,照旧梳头。

明经看得出神,以为是店主的女儿。女子忽然采了一朵鲜花,对着明经抛过来,并说道:“老先生双眼骨碌碌发光,犹如十七八岁轻薄子呢!”林明经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笑得合不拢嘴,馋涎都流到下巴上。

女子大笑不止,走上前用丝帕把他的馋涎擦掉。然后搂着他的脖子,又在大腿上掐了一把。

林明经欲火焚身,女子也顺水推舟。无奈老贡生力不从心,终究没有成事。于是讪讪收场,问对方姓名年龄。女子说道:“问年龄做什么?谁稀得和你结连理成婚姻吗?我已经八十多岁,你叫我妈妈好了!你这个后生傻秀才,有本事别聒噪,走马过来呀!”

明经面红耳赤,再次努力向前,终还是功亏一篑。女子抓着他的胡子在手上玩弄,斜着眼睛说道:“你这个秃顶老秀才,就算倒吊一天,也滴不出一点墨水来,这我早就知道!”

二人虽然没行云雨,但是浮言浪语调笑了一夜,无法一一列举。直到鸡叫,女子才慢慢离去,林明经踉跄追送,女子进了一个房间消失。

第二天,林明经到那个房间的窗外窥探,看到里面停放着一口柳木棺材。他大吃一惊,知道自己遇到了鬼。打听店主后得知,这是一个商人小妾的遗骨,已经寄放这里几年。

明经束装北上,再也没到过这个客店,但是对那女子念念不忘。他找了很多画工,按照自己的描述画了几十幅美女图,都没有浮梁店女子的神韵。《妄妄录》

(和女鬼结连理或一度春宵的故事很多,但是这个故事非常特别,首先是老秀才有心无力,其次是女鬼语言诙谐放浪,再就是最后没续前缘,而且谁也没害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将军宅

张某是个老秀才,以教学生为业,他的徒弟孟某年少才高,很得张先生的青睐。有一天,张先生看到孟某在一个酒店呆坐。先生有些惊讶,进去后看到墙上有一首新作的诗,墨迹还没干,应该是孟某所作。

诗的内容是:东风翦翦漾春衣,信步寻芳信步归。红映桃花人一笑,绿遮杨柳燕双飞。先生上前问他在这里做什么,孟某说:“东面的豪宅里出来一个女子,风华绝代,现在已经回到宅子里。我在这等她再次出来。”

张先生大吃一惊,说道:“那是钱将军的老宅,荒废很久了,哪能有美女?”说完拉着孟某回去,孟某坚持不走,张先生独自去宅子旁边观察,看看是不是钱将军搬了回来。

只见大门紧闭,油漆剥落,完全不像有人住的样子。他正在徘徊窥探,一个少年公子走了过来,衣衫华丽,器宇轩昂。少年对他拱拱手说:“这不是张老先生吗?请到屋里一坐!”说着打开旁边的侧门。

张先生以为这是将军的亲戚,就跟着走了进去。来到一个凉亭,那里已经摆好了酒菜,几个唱戏的小童在那等候。接着,小童们开始唱歌,少年虽然把张先生请来,却置之不理,自己边喝酒边和小童们说笑。

张先生很尴尬,讪讪坐在一旁,喝了几杯就要告辞。少年说:“先生不要着急,一定要喝得尽兴才好。”说完拿出一小袋金豆,一个大杯酒,对小童们说:“谁能劝先生一大杯酒,就赏十个金豆。”

童子们争着向前,先生不喝,他们起初跪着哀求。后来干脆把着肩膀,扳着脑袋,向张先生嘴里灌酒。酒水洒落,把先生的衣襟都弄湿了。少年大笑,童子们更加放肆,捏起先生的胡须,倒插入他的鼻孔捻动。张先生连打几个喷嚏,涕泪交流。

张石琳虽然被戏弄,但是畏于少年权势,没敢发作。看到黄橙橙的金豆,又十分羡慕,自言自语说道:“为什么不让我给小童劝酒,赏我金豆呢!”一个小童听到,拿了五个金豆放在他袖子里,说道:“你只要喝一杯,我挣十个,就分你五个。”先生大喜,连喝两杯。

另外一个童子看到,也拿着五个金豆来劝酒。先生实在喝不下去,第二个童子大怒道:“你收他的金豆,喝他的酒,我的酒却不喝,是不是厚此薄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生怕少年听见,张皇望向少年。少年拿出两锭金元宝笑道:“穷秀才见到金子就会忘了一切,你给他这两个金元宝试试看。”

先生被少年嘲讽,更加窘迫,就在这时,传来敲梆子的声音。原来已经到了夜间,更夫看到张先生坐在将军宅旁的厕所门口,一副茫然的样子。于是告诉他的家人,把先生扶回了家。到了家门,从先生的袖子里滚落几个羊粪蛋,先生还没清醒,附身去捡,众人笑着阻止,他才清醒过来。

故事出自《妄妄录》,描写了一个爱财的老秀才被鬼戏弄。原文是在网上找到的影印本,中间脱落一段,为了前后连贯,做了修改,和原文有些差别。下面再写两个《妄妄录》里的故事。

甲乙二人对门而住,平时都喜欢开玩笑。某天夜里,甲做了一个稻草人,打扮成缢鬼的样子,偷偷放在乙的门口。回来躺下后,他看到一个缢鬼从窗户对着他张望。某甲以为是乙发现了草人,挪过来吓唬自己,就起身查看。那个缢鬼转身消失了。甲急忙到乙的门口去看那个草人,已经不见了。

沈玉才是杭州塘楼人,在滁州公署做幕僚。某天夜里,他看到窗外走过一个年轻少妇,穿着一身麻衣(葬礼上孝子孝女穿的,由麻线制作)。身旁还跟着一个小丫鬟,也是一身白衣。

沈玉才起初以为是官员的女眷,急忙把窗户关上。然而一回味,觉得不对,官员的女眷哪能随便到幕僚的住处,而且还穿着凶服。于是,沈玉才出门细看,两个女子却没了踪影。

当天夜里非常热,沈玉才睡不着,就坐在屋檐下纳凉。三更时分,两个女人又走了过来,他站起来拦住说:“你们是什么人?”女子回答到:“你看我们穿的衣服,是想勾引你的花妖狐魅吗?”沈玉才大喝一声:“那你们是什么鬼?”小丫鬟笑着说:“既然知道我们是鬼,还苦苦追问?”

两个女子边说边绕过沈玉才,疾步向前。沈玉才在后追赶,踢到一块石头跌倒,磕破了脑袋,女子已经不见。当时,沈玉才的仆人也看到了这两个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