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在探索中进步的,没有数以万计的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的研究,就没有今天便捷舒适的生活。

然而以人类弱小的身躯探索科学的奥秘,往往会付出严重的代价,甚至付出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个被称作“毒王”的科学家,名叫埃里克.沃里斯。他在物理学尤其是核物理上颇有建树,为了探究科学真理,他不惜拿自己的身体作赌注,因此永远长眠于铅棺之中。

玛丽居里的前车之鉴

对本世纪以前的科学家来说,核物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领域。

那个时候人们手头的资料并不多,很多研究只能硬着头皮上。这也意味着其中的危害是未知的,常常要和一些放射性元素打交道。敢研究这个领域的物理学家其实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著名的女科学家玛丽居里,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镭这种放射性元素,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因此将自己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辐射之中。

辐射对人类这种体质弱小的生物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镭的危害在玛丽.居里的时代已经昭然若揭,它可以替换骨质中的钙元素,让人的骨骼变成一碰就碎的粉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人们不懂这些,将镭作为荧光剂使用,资本家们更是大肆编造镭的功效,害死了许多人。

玛丽居里被镭辐射了一辈子,去世之后,连她的工作笔记中都能检测到镭的存在,因而她的遗体只能被放在能够阻隔辐射的铅质棺材之中。可能成千上万年都不能打开。

身为顶级物理学家的玛丽,不可能不知道镭会早早夺走她的生命,但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她还是决定放弃个人的生命长度,换来更辉煌长久的人类历史。

为真理奋不顾身

一百年后,同样身为物理学家的埃里克也将面临和玛丽一样的命运。

虽然有玛丽这位前辈的前车之鉴,但是埃里克也和她一样有着崇高的信念,随时准备为了科学牺牲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美国有一位科学家合成了钚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这种元素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当时人们对于这种稀有金属元素已经有一定的警觉,比起作用更担忧它的危害。

在这之前,钚元素已经经手过26位科学家,这些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是也有可能是接触时间短的原因。

长时间接触放射性元素,会导致基因突变,细胞坏死等症状,引发癌症或恶性肿瘤,最终都会导致人死于非命。

就算不具有强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比如铅元素,一旦进入到人体内就会对人体机能产生极大破坏,曾经欧洲就因为用铅粉敷面在全社会造成了很长时间的危害。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并没有过去多久,因而当见到这个看上去就不太好惹的钚元素时,人们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东西肯定有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钚的毒性被越传越广,演化得越来越恐怖,甚至还有博士跳出来公开指出钚的巨大毒性,称只需要几克就可以杀死全是人类,给研究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埃里克显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钚的出现对于核物理的研究意义非凡,如果任由谣言发展下去,势必会阻碍人类科学的进步。

埃里克尝试着向公众解释他的毒性并不像传说的那般恐怖,是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的话。

所有的解释都变得无力,但是埃里克不想放弃,他思来想去,最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以身试药。

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好友,几乎所有人都劝他不要这么做,这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但是埃里克还是非常坚持,他不认为钚会将他杀死,人类的科学也不应该这样被遏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里克用了注射和服用两种方式将钚元素注入到自己体内,但是他却没有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即刻死亡。

在这之后埃里克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就像平常那样生活着。

但是人们对钚元素的警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埃里克开始被视为行走着的‘毒物”,人们见到他都恨不得离开十几米远,就连当地政府都对他实行了禁行令。

他的生活从此之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仅不让随处走动,连随意上厕所都不行,所有的排泄物都要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好在埃里克的身体一直很健康,直到2004年的时候才离开人世。但是并没有人研究他的死亡是否和钚元素有关,从他的寿命来看,很有可能仅仅是自然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眠于铅棺的宿命

然而人们对他的恐惧并没有因为埃里克的奋不顾身而解除,生前被困在城区煎熬了大半辈子的埃里克,去世后留下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他的遗体该怎么处理。

埃里克的体内存在着大量钚元素,肯定不能按照一般规程埋入土中,就算火化掉钚元素也会留存在骨灰之中。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最后当地政府决定,仿照当年处理玛丽的方式将埃里克的遗体用半米厚的铅棺封存。

21世纪开启之后,全球化日益加深,人类的科技爆炸式发展,钚元素也终于褪去了它神秘的面纱。现在的科学家发现,有关钚元素的真相和埃里克所坚持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钚元素虽然有毒性,但是毒性并不强烈,完全可以用来做研究使用。并不像当年谣传的一样几克就能毒死全人类。

但是对一般人来说,钚仍然是要避而远之的元素,在2017年公布的致癌物中,钚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如此,但完全没必要谈钚色变,钚元素对大国来说都是稀有物质,基本不会流落民间,普通人几乎一辈子都没可能见到。比起它,更需要让人担忧的应当是酒精和槟榔。

这两种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却赫然被列入到一级致癌物的行列,而时至今日,还是有人沉溺于这两者之中,对比之下,钚只是听着有些恐怖,但是酒精和槟榔却是实实在在地每天都在祸害着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