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网易新闻

导语: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技艺与文化的精巧结合。十二年后经典迎来传承,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来了!

同样是取自中国古典文化的设计灵感,不同的是更复杂的制作工艺:18道工序,20项专项质检升级14项技术标准、融入非遗手工工艺......一起看看那些冬奥奖牌里的制造技艺与中式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同心”暗藏多少文化深意?

继“金镶玉”奖之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再一次从玉石中获取了灵感: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而五环的设计并非只是因为奥运五环,而是真的存在设计原型——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璧等为视觉来源,设计成五弦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弦纹玉璧

五弦造型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也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

弦纹之间做打凹处理,一部分以祥云纹传递吉祥寓意,是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核心图形相一致的祥云,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精神;另一部分冰雪纹呼应冬奥主题,是在中国传统纹样冰梅纹d额基础上,将梅花换成了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南越王墓同心圆玉璧和北京冬奥会奖牌对比

奖牌背面的图案也内有乾坤,取自古代天文图中的“七衡六间图”。每一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称为“间”,每一衡表示一年内太阳在不同时期的运行轨道,是古人早期构建宇宙观时对自然的思考与探索,24颗星星和运动轨迹象征着浩瀚星空,也象征着运动员们在第24届冬奥会上群星闪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出土的含山凌家滩玉璧和北京冬奥会奖牌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奖牌背面设计图纸

如果说“金镶玉”重在通过材质表达设计理念,‘同心’的设计则更有中式美学的写意性,一面用金属表达玉的形质,一面表达古人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不仅开启了经典“金镶玉”的创新篇章,更体现了北京“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冬奥奖牌上海造,精细到用上显微镜

除了北京,上海也是一座“双奥之城”——两次承担制造奥运奖牌任务的城市。其实不只是奥运会奖牌,许多国家勋章、奖章包括各类赛事的奖牌,也大多出自上海造币有限公司这家有102年历史的造币厂。由于金属奖牌与硬币制造有一定接近性,奥运奖牌大多都由主办国造币厂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是第一步,想要把“同心”从图纸变为实物十分考验制造环节。

制作首先从落料开始。根据国际奥委会相关规定,一块奥运金牌至少需含6克纯金,因此奥运金牌也并不是纯金的,制作从银料熔铸开始。粗轧、冲饼、压印、外形加工、刻字、电镀、修整......每枚奖牌都要经过大大小小18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实现设计团队的构想,制作团队在工艺上可谓费尽心思。比如在奖牌表面质感如何处理的问题上,设计团队希望奖牌表面既要光泽,又要低调内敛;而文字和纹样的下凹雕刻要有镜面光亮,以便于和表面的柔光相区别,便于识别内容。既有金属的质感,又兼顾玉石般温润的感觉。

想要这种细微的差别,只能采取手动抛光方式。人工压亮一枚奖牌,需要高级工艺师花费8小时完成。最终效果不仅要考虑当下状态,还要考虑颁奖典礼上、聚光灯下、镜头前的综合呈现效果。

据了解,设计团队和制作团队经理反复沟通调整,先后保送完整样品多达29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奖牌上的奥运五环和冰雪云纹,也是由工艺师一针一针雕刻而来,为了精确度和质量还需要借助显微镜下才能完成。据了解,这项工艺还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钱币生产中的手工雕刻技艺”。

从尺寸到绶带,细节之处见用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而本届冬奥会奖牌直径最终定为87毫米。这是因为设计团队在对往届冬奥会影像资料和奖牌进行研究时留意到,与夏奥会相比冬奥奖牌普遍会大一些,否则就会由于冬奥会运动员服厚重而会显得奖牌过小。因此经过反复比对、打样和实际佩戴比较,最终才确定了这一尺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奖牌主体之外,奖牌的绶带长度也经过反复测试以保证佩戴后处于最佳位置。绶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红色也与中国春节的气氛十分融合,冰雪底纹上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以及“Beijing 2022”关键信息。此外,奖牌盒也十分用心,以大漆和竹子作为主要材料制作,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契合了“绿色办奥”的环保理念。

本着“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原则,北京冬残奥会奖牌与北京冬奥会奖牌选用同样的形象来源,设计制作一脉相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残奥会奖牌

结语:

1月7日,1584枚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奖牌在逐一通过检验后正式封箱,交接给北京冬奥组委。从“金镶玉”到“同心圆”,变化的是时光流转的日新月异,不变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文化内核的融合。

五环同心,同心归圆,北京冬奥奖牌和这座双奥之城,正一同守望着冬奥健儿们“一起向未来”。期待运动员们佩戴上“同心”的荣光时刻!

参考文献

1、《同心•匠心-上海造币献礼冬奥》,2022冬奥奖牌制造纪录片

2、《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

3、《冬奥奖牌,上海制造!》,新民体育

4、《冬奥会奖牌,蕴含这些深意!设计团队解读》,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