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政府二品大员,官居广东巡抚、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亲历者、参与者、智囊顾问,不仅官做得大,而且学养深厚,著作等身,曾三次主修宁阳、滋阳(兖州)两县县志,著述千百万字,200多卷。他就是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庄人黄恩彤。

黄恩彤家两代出了四位举人(含三位进士),声名显赫,富甲一方。虽然过去了一二百年,但从黄家庄园(被称为黄家大院)遗址规模之宏大、建筑之讲究、气势之恢弘,也不难想象当年黄家的社会地位之高,财产之多。
添福庄,位于宁阳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蒋集镇,北枕汶河(三四里路);隔汶河北望泰山,越告山南望曲阜,都不过40公里的路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恩彤像

黄恩彤(1801—1883),原名丕范,字绮江,号石琴,别号南雪。清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先授刑部主事,曾出塞,充热河都统幕僚,佐理三载,万民悦服。道光十九年(1839)调任北京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1840)改任广西乡试主考官。后赴安徽、江苏督盐务,旋升江苏按察使。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奉命协助耆英与英军议和,亲历、参与《南京条约》的签订。道光二十五年(1845)升任广东巡抚,总理广东事务。

黄家大院,是清道光年间广东巡抚黄恩彤故居,据《汶南黄氏族谱》载:“黄氏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

这个周末我驱车探访了黄家大院,感慨颇多,拍了几百幅照片,请你也来感受一下当年官高位显的黄家庄园的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大门西侧往东看,庄园的一半,百余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门

黄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大院南北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面积近20000平方米。大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体现了清代官宦庄园的建筑特点。黄恩彤49岁时,身历宦海23年,以父母年迈为由乞恩归养。回乡后,开始扩充宅院,购置地产,率其子黄师訚、黄师侃合力兴建,历时十年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大门,迎面可见的是一座宅子,周围房子已经不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房子门前有棵松树,已有上百年树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房子正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座房子后东北方向的求是斋,是院内保存相对最完好的两层楼,主体房间现在还可以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门,可见屋内放了些杂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门上方房顶和上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门里往外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着房子转了一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成型的房子基本没了,北边有一座房子只剩三面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墙东边挨着有一座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边的房子也是两层楼,可见其东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二层楼坏掉太可惜了!

黄恩彤曾经凭吊题写刚邑(今堽城,添福庄西约20公里,也是北靠汶河很近)故城春秋遗址,写了首诗,录在这里。

《古刚城》

作者:黄恩彤

草没谁家垒,

烟迷何处楼。

无情清汶水,

背城呜咽流。

(原发于2016-12-04 05:55·头条号大汶河文化故事会:https://www.toutiao.com/i63599968014995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