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石医生。

希望这个病例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朋友。

女,姓张,70岁,农民。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让张大娘对疼痛似乎很不敏感,平时一些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娘有老胃病,平时从乡医那里拿些胃药就对付了。

可是这次她却忍受不住了,疼的豆大的汗珠子不住的往下淌。

实在忍受不住,张大娘被儿子拉到了县医院。

医生一看大娘疼的如此难忍,难道不是消化道穿孔?

赶紧给做了个腹部平片,还好没有穿孔。

既然没有穿孔就做个胃镜吧,排除了心脏疾病后,给张大娘安排上了胃镜检查。

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壁 活动期)。随后医生给张大娘开了很多的治疗溃疡的药物回家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还有点效果,2周过去,依然疼痛,同时出现了后背放射痛。

儿子又把老人拉到了医院,腹部B超一做: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症状体征相符,胆囊结石胆囊炎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儿子左思右想,又看看体质虚弱的老母亲,怕手术台上去了就下不来了。于是决定保守治疗,应用消炎、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

还好,效果很好,几天后疼痛就减轻了。

1周后,老人怕花钱,死活要出院,儿子见老人疼痛减轻了就自动出院了。

就这样又反复发作了2次,都在乡医那里用止痛针给硬压力下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屋漏偏逢连夜雨。

有一天,张大娘突然昏迷了!

这可把儿子给吓坏了,连夜又拉到了县医院急诊科。

颅脑CT:未见异常病变,排除了脑出血、脑梗塞。急诊血糖一测30mmol/L,血酮体阳性。

伴随着明显的深大呼吸,内分泌医生急会诊,酮症酸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好医生经验丰富处置的当。很快张大娘被安排到了内分泌科进行专科治疗。

内分泌治疗酮症酸中毒可是好手,经常规补液、降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后,很快张大娘神志转清醒。

守了一夜的儿子也终于可以安心的睡一觉了。

可是儿子哪知道,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正在儿子迷迷糊的打瞌睡的时候,被张大娘的一阵呼喊惊醒。

只见张大娘肚子又开始疼痛起来,伴随着典型的后背放射痛,像针扎一般的刺痛。

难道是娘的胆囊结石又犯了?儿子心里想,赶紧又把医生喊了过来。

难道胆囊结石崁顿了?或者是酮症酸中毒导致的腹痛?

但是酮症导致的腹痛哪有这么剧烈,再说了,酮症酸中毒现在已经纠正了,血酮体已经转阴,血糖也正常了,医生脑子中飞速思考着。

做个腹部CT吧,别有其他的疾病,医生建议说。

大娘执意不做,儿子也很为难,因为没钱了!一年的收入也就是1万来钱,这几次住院花没了。

怎么也得查啊,实在没办法复查个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如果腹痛不缓解,就得手术了,否则一旦胆囊破裂会有生命危险,会诊的外科医生无奈的告诉儿子。

深夜很冷,儿子一直守着70岁的娘。

他怕手术,因为老人的体质太差了,危险太大,他希望打消炎止痛针能下去。

可是疼痛越来越剧烈,钻心的疼痛,深夜的病房中到处回荡着老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字手术,不能拖了!儿子这次当机立断。

术前外科医生建议做个腹部CT,儿子坚决不做,他说:半年前做过腹部CT,就是个胆囊结石,没必要重复检查!

外科医师没法,虽然带着一丝担心,但是救人如救火,马上手术。

打开腹腔的一刻,医生惊呆了!

手术过程中发现异常包块,剖腹探查为胰头癌,再探查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至满腹,高度怀疑胰腺癌并转移。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了为转移癌。

术后儿子放弃化疗,3个月后张大娘去世。

病例分享完。

石医生科普小课堂: 关于胰腺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胰腺癌早期不易发现?

1、胰腺位置位于腹膜后,位置深,一般的腹部B超或者分辨率一般的腹部CT难以发现。

2、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很轻微,往往仅有轻微的隐痛,有时没有症状,很容易和胃炎、胃溃疡,尤其是容易和胆囊结石、胆囊炎混淆,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为什么胰腺癌会导致血糖升高?

胰腺癌患者继发性糖尿病是由于癌浸润性破坏胰岛以及主胰管阻塞后引起继发性慢性胰腺炎,使胰腺实质发生纤维化、胰岛萎缩和脱落所致。

所以如临床上遇突发血糖增高者,特别是伴消耗症状明显伴上腹不适者,应作相应检查排除胰腺癌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病例资料来源于疑难病例讨论,编辑能力有限,如有不当请见谅。

文章原创,敲字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关注精彩故事,关注消化内科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