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来到习惯培养训练营。我是你的习惯培养教练,蒋红。

上一讲,我们分享了如何养成早起习惯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第六个故事:如何轻松戒烟。

01

故事背景

老刘的“烟龄”已经有 15 年,香烟对他而言比一日三餐还重要,他认为香烟对消除压力有很大的作用。

不过,七个月后家里将会有宝宝出生,考虑到抽烟会影响家人的健康,他决定在这个时候戒烟

老刘以前曾经戒过三次烟,但都宣告失败了。

第一次才戒了三天就没办法忍耐,第二次虽然撑了一星期,但是由于参加部门聚会太开心,受不了香烟的诱惑又再次失败。

第三次勉强持续了三周,但是因为工作进入忙碌期,压力不断增加,结果又要借助香烟减轻压力。

由于有过去三次失败经验,老刘对于这次的戒烟计划毫无成功的把握。

02

习惯建议

老刘过去戒烟失败的原因有两点:

  • 第一,想让每天抽 40 根香烟的重度吸烟者一下子完全戒掉,难度过高。吸烟一般是为了消除压力或饭后放松,一下子戒掉心理负担过大。
  • 第二,没有预先设想戒烟导致失败的因素。朋友及工作压力等都是导致戒烟失败的原因。

拟定习惯化计划时,针对以上这些因素都应该事先想好因应对策才对。

这次的戒烟先从“减少烟量”开始,在反抗期、不稳定期逐渐减少抽烟的数量。

另外,针对心理压力,则设定对于饮食不设限的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人只要开始戒烟,体重就会增加。

如果很在意体重增加而在戒烟时进行减肥的话,失败率会一下子提高许多。

为了消除压力,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励是可以容许的,我也建议这么做。

当然,如果还有其他的减压方法也可以采用,重要的是把消除压力的方法从香烟转移到其他东西上。

另外,戒烟带来的好处要在六个月、三年后才会明显。

而如果同时罗列出持续吸烟的坏处,应该更能鼓励戒烟者持续戒烟吧。

这就是为什么要放弃吸烟的理由越“充分”,行动就越能持续。

03

习惯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操作:

一、度过反抗期(第 1 周~第 3 周)

由于老刘的烟瘾很大,所以从“婴儿学步”计划开始是成功的关键。

他决定从每天抽 40 根烟减到每天抽 30 根烟。

这样就减掉了本来不想抽,却因为烟瘾作祟而抽的烟量,这应该不难办到。

另外,每天他都会清点出门时与回家时的香烟数量,把两者的数量差填写在记事本上。

  • 第1周:

第一天,可能是戒烟热情高涨的缘故,老刘规定自己只抽 25 根香烟。

他想,如果顺利的话,戒烟就没问题。

第二天,他非常忙碌,趁着空闲去吸烟室的次数也增加了,下午五点时已经抽完了 28 根烟,剩下的 2 根烟只能留着饭后抽。

第一周每天的烟量分配得不是很规律。

  • 第1周~第2周:

不过,到了第二周,他就能够逐渐平均分配抽烟的数量,顺利地坚持一天 30 根烟的标准了。

二、度过不稳定期(第 4 周~第 7 周)

第 4 周到第 7 周进入了不稳定期,所以要逐渐提高行动的门槛。

老刘先去医院照肺部 X 光。

看到自己的肺叶被烟熏得乌黑,他一下子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了。

于是老刘把这张照片缩小影印,放在自己的记事本上。

另外,在家庭的支持力量方面,老刘请老婆每天为他加油,鼓励他戒烟,以维持戒烟的热情。

  • 第 4 周~第 5 周:

老刘把行动难度提高到一天只抽 15 根烟。

由于这样的烟量是以往的一半,所以 老刘决定在家中不抽烟,抽烟时间改为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严守这条规则以度过最困难的戒烟过程。

另外,老刘也制定了弹性规则,如果抽烟量超过了 15 根烟的话,第二天就要减少吸烟量以作为调整。

在第 4 周,为了遵守不在家里抽烟的规则,老刘感到非常痛苦。

不过,这当然比一整天完全不抽烟要好。

如果实在想抽烟,他就含电子香烟。

电子香烟对在家戒烟的人很有帮助。

第 4 周 老刘有聚餐,聚餐那天他抽了 20 根烟,所以第二天必须只抽 10 根烟。

利用这项“例外规则”,老刘顺利度过了意外状况。

第 5 周,老刘已经习惯了抽烟时间以及不在家抽烟的节奏,所以可以顺利达到只抽 15 根香烟的目标。

  • 第 6 周~第 7 周:

设定了更高难度的目标,每天最多抽 5 根香烟。

总之就是尽可能不抽烟,如果非抽不可,5 根香烟是上限。

第 6 周,老刘每天都吸 5 根烟。

不过,到了第 7 周,有三天一整天都没抽烟。

这时,“助跑阶段”终于结束。

第 7 周即将结束时,老刘在办公室发表“戒烟宣言”,这样就完全不会被外在环境影响了。

三、度过稳定期(第 8 周~第 10 周)

稳定期与反抗期截然不同,老刘已经完全进入了戒烟的状态。

他利用啤酒与巧克力代替香烟作为消除压力的工具,这时他的体重增加了 3 公斤。

不过,他计划戒烟成功后再减肥,所以现在不在意体重的问题。

  • 第 8 周~第 9 周:

从反抗期开始至第 8 周,终于出现了好的征兆。

原本抽烟时喉咙会出痰、咳嗽等症状,现在都消失了,身体也感觉轻盈起来了。

老刘渐渐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另外,因为没有了专门抽烟的时间,老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如果去吸烟室吸烟的话,至少要花10 到 30 分钟跟同事闲聊,现在这些时间都省下来了。

看到这些小成长,他戒烟的积极性就高了。

到了第 8 周、第 9 周,虽然聚会或饭后老刘还是会想抽烟。

  • 第10周:

不过到了第 10 周,他已经能够用咖啡代替香烟了。

四、度过倦怠期(第 11 周~第 13 周)

终于要进入最后三周的倦怠期了。

在这段时间,为了防止自己产生偷懒的心态,也为了让自己真正成长并开心地持续戒烟,所以老刘决定加上一些变化。

  • 第 11 周~第 13 周:

首先,他与老婆沟通,把买香烟省下来的1400元拿去买钓鱼用具,作为这十周努力的奖励。

这是他半年前就已经看好,一直很想买的东西。

另外,他把每天省下的 20元香烟费存在储蓄罐里。

看到原本可能化为“烟雾”的钱变成“实体”存了下来,更激发了老刘戒烟的热情。

最后,老刘邀请同部门的小王与水哥共同加入戒烟的行列,结交同样戒烟的朋友,以便贯彻自己戒烟的目标。

就这样,老刘终于度过最后三周。

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想抽烟,不过,老刘已经不想再回到以前的抽烟生活了,他有信心维持目前的状态。

04

后记

周围很多朋友都有反复戒烟失败的苦恼,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心理免疫系统对控制感的需要。

我们很多讨厌的习惯,最初都是用来应对焦虑,缓解压力的。

如果一开始完全一根烟都不吸,这就相当于完全放弃了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

在这种“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忍受的。

即便是我们有强大的意志力,但别忘了,意志力也会耗尽的,一旦我们意志力耗尽,我们就越发焦虑。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我们重新回到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国外有个名叫匿名戒酒者协会。

匿名戒酒者协会”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帮助人们改变的机构。

这个机构的创始人叫比尔· 威尔逊(Bill Wilson),他自己原来是一个酒鬼,戒酒成功后,创办了这个组织。

虽然他已经去世七十多年了,但这个协会仍然在正常运转和扩展,每年有210万人到这里寻求帮助,共有多达1000万人在这里成功戒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4月的一次匿名戒酒会集会

他们做对了什么呢?

匿名戒酒者协会有个最著名的十二步法。它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承认自己失控,这样你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到你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了。然后,它推崇“婴儿学步”开始,让人们把目光聚焦于他们能控制的事情上。

它要求会员设立的是“一次一天” 的目标。

也就是说,不要去想你要戒了酒,一辈子不碰酒了这样的承诺,你只要承诺自己能做到这24小时不要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以后呢?那又是新的一天了。

同样,戒烟的时候,第一步,同样是承认自己烟瘾很大,我们对第二天就戒掉烟瘾这个习惯无能无力。

但是,我可以做到的是,每天少吸一点点,积小胜为大胜!

今日得到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

今天我们通过戒烟的故事,更为深入的了解了一个身体习惯的养成路径。戒烟和戒酒其实都是身体习惯的一种,方法大同小异。

身体习惯对心理免疫系统的影响程度远大于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更需要精心设计和耐心坚持。

如果说,戒烟的提示和动力都有,但每天依然控制不下来。那么你可以按行为改变的5大技巧,对自己的改变重新设计。是否是因为动作幅度太大,还是因为时间、金钱、体力、脑力或者日程有不足,针对性的调整,让自己的每一小步改变,都能带来快乐的感受。

下一讲,我们来看看关于跑步的故事!

思考讨论

如果你吸烟的话,请你设计一个针对自己的戒烟习惯计划!欢迎你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