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日本熊本县曝出一桩丑闻,原来当地渔民将从中国购买的蛤蜊,白蛤花蛤之类的伪造成日本本土产的蛤蜊,以期卖个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狠的是,当地渔民直接暴力造假,给蛤蜊连澡都不洗,直接将这些中国、韩国进口的蛤蜊撒在熊本县海域的滩涂上,再捡回来就算国产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情怎么被曝光出来的呢?据日本媒体消息,原来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接到了外国游客的举报,然后经过了3个月的产地确认调查,最终确定熊本县的蛤蜊产品中97%混入了非日本海鱼产的外国蛤蜊。当地推算,如果计算运费和购买成本,从中国或者韩国进口蛤蜊利润最大,而中国的比韩国的还要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据熊本县渔业协会会长介绍,十年前当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都是受利益驱使。网友们看到这个新闻,是扼腕叹息,有网友感慨,人家是国产的贵,咱是进口的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逗的是,资料显示,2020年熊本县一共在当地的坦途上捕获了21吨蛤蜊,却在日本全国卖出了2485吨标有“熊本县产”的产品。是不是跟某螃蟹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奸商全世界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看过《篮球飞人》的同学一定都知道日本有个爱知县,爱知县之前就被曝光过,将中国产的鳗鱼伪造成日本爱知县产的鳗鱼出售,而且长达5年时间没有被人发现。

有网友对日本水产捕捞作假者的行为发出感慨:日本人真的好认真,要是我就直接换包装就好了,哪里还用撒到滩涂上,白白多了一道工序。

想想说的还真有理。不过也有日媒报道,这些改头换面成为日本产的鳗鱼和蛤蜊并非只是高价卖给了日本人,还有很大一批是卖给到日本旅游的游客,也就是中国人,这个比例应该超过了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兜兜转了一圈,这一大部分还是中国人给消费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这些中国产的蛤蜊的产地在哪里,我们大致也能够猜测到。在2010年的时候,曾有媒体报道称,青岛产的蛤蜊占到了亚洲的蛤蜊产量的一半以上。在2019年,胶州湾蛤蜊生产海域有7.5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十多万吨。相比日本改头换面的2000多吨显然要多得多。而媒体报道称,胶州湾的蛤蜊产品外销日、韩、欧美等国。这销售到日本的蛤蜊大概到了日本就变更了产地了。

白居易很早就写过了“商人重利轻别离“连女人都可以不要,何况给蛤蜊洗个澡,变个产地,就能把价格抬上去。看来过几天,日本熊本县的海产负责人又要鞠躬道歉,这次不知道要把责任推到谁身上了。

图源网络侵删 我是巨石上钓鱼人,带你看钓鱼圈趣事,探讨钓鱼技巧,当然也是打打球、踢踢球的钓鱼人。

众位看官闲暇时候加个关注,多谢了,也算对我发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