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总人口约3200万。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很多民族。其中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的主体民族,约占阿富汗总人口的40%,普什图语也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在普什图语之中,阿富汗的意思就是普什图人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除了普什图人,阿富汗还有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等等20多个民族,他们也是阿富汗的一分子。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也会和普什图人一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但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却存在很深的矛盾。

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第三大民族,主要生活在阿富汗中部的哈扎拉贾特山区。这个地区土地贫瘠,地形封闭,以巴米扬省为中心,还包含其他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部分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米扬省的省会巴米扬是整个哈扎拉贾特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哈扎拉族人的文化中心。在巴米扬省曾经有一个著名景点,那就是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的面貌和哈扎拉人非常相像,酷似黄种人,不同于普什图人的相貌。

在阿富汗普什图人之中流传着一句古话,我和我的兄弟共同对抗我的堂兄弟,我和我的堂兄弟共同对抗陌生人。而对于普什图人来说,哈扎拉人甚至算不上堂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8世纪中期阿富汗国家逐渐形成开始,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就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哈扎拉人曾经多次遭到普什图人的打压和迫害。其实在阿富汗历史上,哈扎拉人的分布很广,但因遭到普什图人的打压,只好迁居到了阿富汗中部的闭塞山区,也就是现在的哈扎拉贾特山区。

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哈扎拉人和普什图人一样,也曾拿起武器反抗苏联,但双方没有联合,而是互不隶属。苏联撤军后,哈扎拉人依然和普什图人矛盾重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塔利班逐渐崛起并掌控了阿富汗,很多代表哈扎拉人文化的古迹被破坏,包括巴米扬大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之后,哈扎拉人与北方联盟联合,共同对抗塔利班。但现在美国撤军后,塔利班重新掌控了阿富汗,塔利班以普什图人为主,那么哈扎拉人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达成和解。经过20年的阿富汗战争,塔利班已经有了改变,美国撤军后,塔利班并没有使用战争方式进攻哈扎拉贾特,而是通过谈判,与哈扎拉人达成了一致,采用和平的方式,接管了哈扎拉人为主的巴米扬省省会,这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积极融入阿富汗。阿富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大部分阿富汗人没有国家观念,只是忠于和服从自己的部落。塔利班重掌阿富汗之后,计划建立一个酋长国。酋长国的意思基本就是各部落联合,并给予各部落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未来的阿富汗,哈扎拉人也会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这也是哈扎拉人同意和塔利班和解的重要原因。这样一来,双方不仅实现了和平,哈扎拉人还可以积极融入阿富汗,并且自主处理内部事务,这已经属于目前局势下,哈扎拉人可选的最佳方案。当然对于哈扎拉人来说,还有一点不能忘,那就是保存实力,毕竟双方曾有很大的矛盾,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保障和平。